记者今天从教育部获悉,截至目前,参与“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的19所参与高校中,已入选“拔尖计划”的学生共4500人,首批500名毕业生中有95%进入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继续深造。
2009年,“拔尖计划”在教育部、中组部、财政部的推动下,先行在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科学、计算机学科领域,选择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19所高校实施。其目的是在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优势基础学科建设一批国家青年英才培养基地,建立拔尖人才重点培养体制机制,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努力使受计划支持的学生成为相关基础学科领域的领军人才,并逐步跻身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计划启动较早高校的学生已崭露头角。”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张大良介绍说,北京大学学生曹霆2012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在《自然·通讯》发表文章。复旦大学学生达佩玫以第一作者在《纳米快报》上发表研究成果。
近年来,参与“拔尖计划”的19所高校立足各校实际,积极借鉴世界一流大学拔尖创新人才理念、模式和方法,创新机制体制,深入推进改革。建立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区,有的组建专门的学院,如清华大学的“清华学堂”、北京大学的“元培学院”、上海交通大学的“致远学院”、南京大学的“匡亚明学院”;有的设立专门的试验班,如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华罗庚数学班”、西安交通大学成立了“理科试验班”等;有的则以普通班为依托,对拔尖学生辅以专门指导。
据了解,参与“拔尖计划”的高校聘请国际知名教授组成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学生培养方案,全面负责学生的培养和项目管理。如清华大学聘请丘成桐、朱邦芬、张希、施一公、姚期智等人担任“拔尖计划”各班的首席教授。同时,各高校配备最优秀的国内外师资、大批著名教授深入参与计划实施,其中两院院士、“千人计划”特聘专家、“长江学者”及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高水平专家学者占据相当大的比例,他们亲自为学生授课、担任导师、组织学生研讨交流。如北京大学请陈佳洱、田刚等院士为“拔尖计划”学生指导。
在学生选拔方式上,参与高校实行多元化模式。“选才”与“鉴才”相结合。“在选拔标准上,综合考虑学生的兴趣志向、学科潜力、综合能力、心理素质等因素,科学地看待‘偏才’、‘怪才’。”张大良介绍说,在选拔过程中实行多阶段动态进出,对进入计划的学生进行综合考查、慎重分流,遵循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规律,减少功利、重在长远。
“拔尖计划”实行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各参与高校普遍实行“导师制”、小班教学与研讨、个性化学习计划。导师们指导学生进行学业规划、课外阅读、科学研究等,并鼓励学生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有自由探索的时间和空间,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学习能力。这些高校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室、教学实验中心等向学生开放,提供较大的空间用于师生交流、学生讨论,并邀请世界级学术大师开展学术报告、学生座谈等,营造浓厚的学术创新氛围。
此外,“拔尖计划”各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一流学术人才,多数高校积极采用双语或全英文教学模式。据初步统计,2013年来自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近150所国际知名高校,包括耶鲁大学、斯坦福大学、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学校的350余名知名学者教授,以授课、讲座、研讨等多种形式参与到“拔尖计划”学生培养过程中。“拔尖计划”的本科生素质和本科教育水平也得到这些学者的认可。
“‘拔尖计划’不仅吸引了一批有热情、有创新潜质的优秀学生以崇尚科学、追求学术为人生理想,更激发了高校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热情,也在全国高校产生了广泛影响,带动了高校各学科专业全方位创新人才培养改革,发挥了较好的示范辐射作用。”张大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