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服务科学化规范化。一是将志愿服务纳入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学校成立青年志愿者指导中心,把志愿服务作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任务和有力抓手,形成了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为基础、以志愿服务活动为手段、以学生成长成才为目标的志愿工作模式。二是注重志愿服务理念引领。将参与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生始业教育的重要内容;每年组织挂职服务团进行“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结合大学生村官计划,举办基层就业优秀青年志愿者报告会,引导学生走进西部、走进社区、走进农村。三是塑造志愿服务文化内涵。结合求是创新校训,打造 “志愿者—大学生活新风尚”的独特志愿文化。
志愿服务项目化品牌化。一是开展“青春银丝带”活动,推动敬老助老服务平台建设。依托各院系,联合各附属医院,通过定期的社区义诊、生活陪伴和节日慰问等形式,结对离退休教职工。二是开展“青春黄丝带”活动,推动支西支贫平台建设,学校招募支教团志愿者16批共计163人,西部计划志愿者共计40余人,大学生村官500余人,近3年累计为帮扶地募集现金240余万元及价值600余万元的物资。支教团同学还在当地开展“求是强师”工程,选拔当地基层教师赴东部学习,自2006年启动以来,惠及7批110余位教师,为当地教育教学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三是开展“青春红丝带”活动,推动关爱儿童平台建设。结合在杭农民工子弟教育需求,组建“心语桥”、“建工讲师团”等志愿服务队,深入农民工子弟学校开展学习辅导。5年来,累计帮扶学校10余所,授课时达2000余小时。四是开展“青春青丝带”活动,推动智力服务平台建设。结合杭州周边县市需求,打造高校智库。五是开展“青春绿丝带”活动,推动节能环保服务平台建设。结合国家环保政策及杭州“休闲之都”定位,每年前往全市各社区开展低碳知识宣讲30余场;选派志愿者参加“大学生志愿者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动”。
志愿服务制度化常态化。一是依托制度建设,形成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将志愿服务要求写进《学生手册》;结合“3?5学雷锋日”和“12?5国际志愿者日”,将每年3月和12月定为“志愿服务文化月”;出台《志愿者协议书》、《志愿者组织管理条例》等。二是依托基地,形成志愿服务长效化发展。学校建立志愿者服务站118个、志愿者服务基地104个、志愿服务队以及专业助残服务队233个、“一对一”长期结对578对,形成了由校、院、班三级和志愿服务类社团组成的完整、高效的青年志愿者体系。三是依托学科,形成志愿服务专业化发展。学校发挥多学科,开展专业化志愿服务,如工科院系进行博物馆、科技馆志愿讲解,教育学院进行关爱儿童、志愿讲师等活动。注重整合专业志愿,定期开展如“浙江大学志愿者求是社区服务”等汇聚医学院义诊、电气学院电器维修、法学院普法用法宣讲等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四是依托重大活动,形成志愿服务内涵式发展。结合参加国内、省内重大活动如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全国残运会的志愿活动经验,探索形成了“选派-培训-服务-总结”的系统化大型活动志愿服务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