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简介:夏增民。现任华中科技大学人文学院教师,兼任国学研究院、公共管理学院教师他的两门校公选课《中国史纲》和《中国历史地理》号称全校最正规、最规范、最严格的公选课。因出色的教学被学生们称为“华科第一杀手”。
699万高校毕业生,不足5成的签约率。是时候逃离喧嚣的“北上广”了吗?
《求学·考研》:从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就业难”的说法就没停止过,今年还被称为“最难就业季”,但还是有很多毕业生前赴后继地奔赴“北上广”,或读书,或工作。
夏增民:大家都往北京上海广州跑,这也是一种自我的选择。1998年我硕士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去了“北上广”,但是我毅然留在了湖北武汉,人各有志吧。以前我有一个同学,凭他的能力一定能在二线城市找一个很体面的工作,拿着不低的收入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他还是选择了“北漂”,做影视这个行业。因为80年代以后,北京基本上垄断了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广东的文化产业衰落之后,上海也赶上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尾巴。想发展的人向往大城市是必然的,大城市拥有太多的资源,机会也确实很多。就拿我的这位做影视的同学来说吧,影视这个行业,工作特别紧张,淘汰率很高,他从最低端的场记开始做起,一点一点地做。去年他终于出现在电影《南京!南京!》的演职员表里了,虽然那在观众眼里可能只是不值一提的瞬间,但是对于他多年的辛苦来说,也是一种认可。
《求学·考研》:一部分人对“北上广”“又爱又怕”。爱,是因为像您说的,这里会有很多机会、资源;怕,是因为在“北上广”竞争激烈,近年还有“大学生收入赶不上农民工”的说法,而“北上广”的生存成本又比较高。
夏增民:“漂一族”的蜗居生活是比较苦。在北京的三环附近如果能租到7平米的单间算是很大的,有的三室一厅住二十几个人,还是高低床,生活环境可想而知。
“大学生收入赶不上农民工”,其实跟中国的产业结构有关,转型期的中国经济依然是劳动密集型,需要大量的产业工人。大学生缺乏实用技能,往往他们一出校门时也期待着可以做管理者或者设计者,但是他们又并没有足够的经验,大多数企业并不需要这样的“人才”。在整个就业形势恶劣的情况下,沿海许多地区出现了民工荒,中层技术工人出现断层,建筑工人也主要是40岁以上。这些以体力劳动或者简单技术谋生的农民工的待遇其实在稳步提高。相比之下,许多大学生却面临着找工作困难,找到工作的待遇也很低,往往月薪不过两三千元,连自己正常的开销都难以维持。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农民工也便不足为奇了。
“985”“211”高校毕业生还好,但是普通院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就变大了。尤其是学习经济和市场营销专业的毕业生,因为人数非常多。另外,文科生尤其是研究生,如果不准备在学术方面继续发展的,就业压力会更大一些。在我看来,如果不打算在学术方面继续发展下去,没有硬技术的文科生最好还是早点工作比较好,在工作中积累实战经验比读两年研究生要给力一些。
《求学·考研》:可能正因为这样,前些年形成了一股“逃离北上广,回到二三线”的趋势。不过近来年他们又“逃回来”了。
夏增民:是这样。回到地方工作了一段时间,又觉得自己不再适应那里的生活节奏,于是又回到了“北上广”。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城市虽然压力大,但毕竟竞争相对公平;越到地方,往往就越不透明,也就是办事要靠关系等。如果习惯了“北上广”的氛围,再回到家乡就会很不习惯。在“北上广”的时间久了,做事的方式、规则会深刻地影响你。不过近几年来,国家对二三线城市的发展也投入了不少精力,许多中小城市发展迅速,很多人也开始把中小城市作为安居乐业的选择。
首先是基础设施的建设,2008年以后,中央对二线城市的投资加大,极大地促进了基础设施的完备。比如说,我只要出差几个月回来,就会发现武汉变化了很多。因为硬件条件上来之后,对软环境有改造,也会产生需求。其次是制造业的转移,90年代以来,内地制造业相对低端,所以制造业向内地转移,也带动了内地二线城市的发展。最后,从政策方面来讲,深圳经济特区、长三角地区、天津新区都曾经是中央密切关注的地方,武汉作为中部崛起的一员,预计将会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这些方面的改变肯定对吸引毕业生就业有很重要的作用,在二线城市的基础设施和产业结构的飞速改变下,将会有大量人才流向武汉这一类城市。总之,我认为,10年以后,二线城市的产业转型和升级将会产生非常大的变化,到时候逃离“北上广”应该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求学·考研》:您的意思是,毕业生可以先去“北上广”锤炼一番,瞅准时机再回归二三线城市?
夏增民:我身边现在有很多的年轻人选择留在武汉,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认可了中小城市在这几年的发展,说明这些地方也是可以做成自己的事业的。如果“北上广”那边有很好的机会,是可以去的。同学们可以去打拼几年,积累人脉,攒点经验,以后你再回到中小城市工作,带着这些经验与资源,应该会更加得心应手一些,或许更能实现自己的价值。最重要的是,不要死盯着一个地方,脑筋要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