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浙大图书馆调查:大学生图书借阅量 每年缩水10%
作者:admin 来源:今日早报 日期:2014-04-23 浏览

  今天,世界读书日。设立的目的,是要推动更多的人去阅读和写作。

  在读书越来越少的今天,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读书现状如何?喜欢看什么书?又习惯何种方式阅读……昨天,我们走进浙江大学图书馆,一探究竟。

  调查

  图书馆里,大部分学生围着专业书转

  “同学,你好。请问,不是浙大的学生也可以进图书馆吗?”昨天,在浙大玉泉校区图书馆等电梯,一个戴黑框眼镜穿藏蓝色上衣的男生走了过来。

  他刚从无锡到杭州,就想来看看浙大的图书馆。为什么偏偏是它?他想了想,不那么自信地说,“学校的图书馆是最能代表学校文化气质的地方吧。”

  话音刚落,电梯门开。

  一同进电梯的,还有位学电气的男生。他按了6楼,直奔自习室。期末临近,又到自习繁忙时。

  他说,已经许久不看专业外的书了。“上一次看”,他想了好一会儿,“还是两个月前吧。是本,叫什么名字的?反正是本哲学书。”

  “忙,没时间。”他解释。

  “忙”这个字,在接下来三十余位学生的嘴里重复。他们中,有本科生,有硕士研究生,有博士研究生。

  上课、论文、研究项目,大部分时间还是围着专业书转。有还通信工程的书,选了这门选修课;还有《牛津实用英语语法》,博士论文要用。还有借编程类的书,仿真技术研究要用。有借财务结构方面的书,期末课题要用。

  另一半来自习的学生,平时看的书也多是专业书。最多的人,一名经济学博士研究生,一个月会看三四本专业书。最少的人,两名本科男生,一个学期就看三本专业书。

  调查中,有个明显的现象:专业书之外还看书的人,普遍爱书,而且涉猎广泛。控制专业博士研究生尚同学,是最爱看书的一位。历史、社会、哲学和经济等,都有涉猎。半个月前,他自购了30多本书,花了500多元。

  “本科时,什么都看,没法区分哪些人看似真话却是假话,哪些人看似假话却是真话。”他认真地说。不同观点里的养分,他十分看重。

  仅一成学生

  有电子阅读习惯

  与“看专业书”同样高频的词,是“网上检索论文”。原以为,学生们早被论文检索“逼出”了网络阅读的习惯。

  可没想到,被问及“会网上看书吗”,一致性的答案都是“不看,不习惯”。阅读体验不够舒适,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三十余位同学中,只有4个人在纸质书之外还会屏幕阅读:2人用Kindle,1人用iPad,1人用手机。

  用Kindle的人,还是对电子阅读有抱怨。“中文资源太少,好多还是盗版,版式很难看。”一位化工博士研究生说,他对阅读体验要求很高。去年秋天,无奈之下,他把Kindle转手了。

  用iPad的同学,看书时,总会被各种其他应用软件诱惑。专心电子阅读,不是件容易的事。

  借阅量每年下滑10%

  “图书馆的借阅量,经历了从上升到下降。下降,是近三四年前出现的。”浙江大学图书馆副馆长黄晨坦言。

  去年,浙大图书馆流通量约170万册。也就是说,借阅量约为85万册。看上去85万册,是挺大的一个量,某些省级图书馆的借阅量还达不到。

  不过,事实上,近年来,浙大图书馆的借阅量,每年在下滑10%。

  “国外图书馆,近年,差不多也是10%的下滑量。”浙江大学图书馆基础分馆馆长瞿晶说。

  如果再与藏书量比,这85万册的借阅量只使用了14%的书。目前,浙大三个校区图书馆共有藏书600万册。

  电子阅读,问题几许

  图书借阅量每年下降10%,黄晨说:“下降是正常,不下降才有问题。”

  他认为,电子阅读是一个大趋势。在欧美,电子阅读已是一个成熟的消费习惯与理念,“如果我们的图书馆借阅量不下降,那说明我们的电子阅读出了问题。”

  与此同时,大学数字图书馆的借阅量在上升。“近年,上升很快。”黄晨说。去年,浙江大学在这一平台上的阅读量约45.9万次。阅读量排第一的中山大学,更是高达142.66万次。

  2001年,浙江大学开始创建这一图书馆。这是一个国际合作平台,全球共有2000多所高校共享。

  目前,这一平台已有250万册的收藏,包括各种视频音频图像以及灰色文件(未正式出版读物)。它修复了破损的民国时期文献,令其成为这一平台上的新宠。

  另一个数据,同时印证了黄晨的看法。去年,浙大的学术性数据库下载量已达1000万次。“浙大有52500余名学生,平均下来,一人的下载量就有200次,这个数字是相当大的。”黄晨说。

  但是,这一数字并没有令黄晨有多兴奋。他开始了冷思考,“表面上看,屏幕阅读增加了,可是,究竟在阅读什么呢?”

  “碎片化的阅读,3屏以上的读物就会缺乏吸引力。”黄晨说。他发现,能让周围人在屏幕上完整阅读的书,只剩下娱乐消遣类的了。喜欢看严肃文学的,还是固定的那么些人。

  令他不理解的是,“不少人的消费习惯很奇怪,每年可以换一台手机,新的iPhone出来花上5000元都不觉得贵。可一个电子阅读器,比如Kindle,一台不到1000元,却觉得太贵。”

  “可供电子阅读的中文资料,只有10%不到。”黄晨发现。按照专业的眼光,图书出版的错误率只能在万分之三以内,可令他着急的是,“中文电子阅读,只有佛经能达到这一要求。其他的资料,错误百出。”

  “我们有那么多出版社,可是,有谁去做这件事,为下一代增加中文电子阅读呢?”他问道。

  腾出空间

  让学生喜欢上电子阅读

  起码,黄晨可以在自己的领域——浙大图书馆,先行尝试。

  在浙大紫金港的基础图书馆,有1300平方米的浙江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 IC)。它分成8个功能区,多媒体空间,知识空间,学习空间,研究空间,文化空间,系统体验空间,创新空间和社交空间。

  “以前的图书馆,主要是文献服务。现在的图书馆,是一个第三空间。在这里,不仅遇到书,更是遇到一种文化氛围,遇到一些志同道合的人。”黄晨说。部分书,逐渐地推到书库,空间腾出让给读者。

  这里,有提供22英寸屏幕,可360°调节方向。而且,这个大屏幕还可与自带的笔记本相连接,形成可同步操作的双屏幕。在这样的大屏幕强互动之下,即便看严肃阅读,都是一种享受。

  黄晨要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的屏幕阅读空间,让学生喜欢上新一代的读书习惯。“如果,我们不能用一种好的环境熏陶他们,只会让他们远离图书馆。只有提供让他们可以接受的方式,才能让他们走进阅读。”

  今后,浙大玉泉校区和西溪校区,都将开辟IC空间。

  另外,大学数字图书馆完成数量积累后,黄晨决定再开发,提供个性化知识服务。对250万种资料分门别类,编辑成专题库。“做足阅读体验,可以更好地阅读文献。”他说。

  思考

  浙大本科生院

  为大学生推荐的经典图书

  文学类

  《瓦尔登湖》,亨利·大卫·梭罗

  《追忆似水年华》,马塞尔·普鲁斯特

  《新月集》,罗宾德托纳特·泰戈尔

  《先知》,纪·哈·纪伯伦

  《浮士德》(德国),歌德

  《哈姆莱特》(英国),莎士比亚

  《约翰·克利斯朵夫》(法国),罗曼·罗兰著,傅雷译

  《麦田里的守望者》,杰罗姆·大卫·塞林格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等译

  《人间词话》,王国维著,徐调孚注

  《吾国与吾民》,林语堂

  《边城》,沈从文

  《红楼梦》,曹雪芹

  《围城》,钱钟书

  《青春之歌》,杨沫

  历史类

  《世界文明史》,威尔·杜兰特

  《宽容》,亨德里克·威廉·房龙

  《乡土中国》,费孝通

  《菊与刀》,鲁思·本尼迪克特

  《万历十五年》(美国),黄仁宇

  《历史研究》,汤因比

  人生修养类

  《人生十论》,钱穆

  《曾国藩家书》,曾国藩

  《中国人的精神》,辜鸿铭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史蒂芬·柯维

  哲学类

  《论语》,孔子

  《老子》(道德经),老子

  《中国文化要义》,梁漱溟

  《中国哲学简史》,冯友兰著,涂又光译

  《士与中国文化》,余英时

  《存在与时间》,马丁·海德格尔

  《纯粹理性批判》(德),康德著,何兆武译

  《思想录》,帕斯卡

  政治类

  《共产党宣言》,马克思

  《资本论(第一卷)》,吴正晓

  《建国方略》,孙中山

  《毛泽东选集》,毛泽东

  《理想国》,柏拉图著,吴献书译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塞缪尔·亨廷顿

  《正义论》,罗尔斯

  经济与法律类

  《小的是美好的》,E·F·舒马赫

  《社会契约论》,卢梭

  科学类

  《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

  《科学史》(英国),丹皮尔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科学与人类行为》,B·F·斯金纳

  《时间简史》,史蒂芬·威廉·霍金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物种起源》,达尔文

  《精神分析导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 -TOP: 0px; BORDER-RIGHT: 0px; WORD-SPACING: 0px; PADDING-TOP: 6px; -webkit-text-size-adjust: auto; -webkit-text-stroke-width: 0px">  经济与法律类

  《小的是美好的》,E·F·舒马赫

  《社会契约论》,卢梭

  科学类

  《万物简史》,比尔·布莱森

  《科学史》(英国),丹皮尔

  《中国科学技术史》,李约瑟

  《科学与人类行为》,B·F·斯金纳

  《时间简史》,史蒂芬·威廉·霍金

  《寂静的春天》,蕾切尔·卡逊

  《物种起源》,达尔文

  《精神分析导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