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毕业季,何去何从的问号画在每一个青春的岔路口。
从“北大毕业生卖猪肉两年成千万富豪”,到“IT男辞职卖肉夹馍一日流水过万”,各种从“高大上”到“接地气”的创业案例,频频出现在媒体的聚光灯下,也挑动着一颗颗驿动的心。
揣上热情,放低身段,是不是就可以出发上路,玩儿转自己的“创业”梦想?
跨界:“IT男辞职卖肉夹馍”
其实,“IT男辞职卖肉夹馍”的说法并不准确,孟兵和小伙伴们辞职之初,组建的仍然是一家科技公司,肉夹馍只是他们赚到“第一桶金”之后,“研发”的新项目。
“西少爷”背后有个四十多人的“智囊团”,他们当中,有人赢过当年的“挑战杯”金奖,有人写过电视剧本……
“肉夹馍”只是一个项目,我们还是互联网公司
每天早晨,孟兵会吃掉店里第一个出锅的西少爷,感觉一下今天的“产品”质量。
每一个“西少爷”的肉夹馍有精确的参数指标,比如12公分的直径——“这是经过试吃和产品迭代之后,选择的一个比较适中的尺寸。”孟兵解释说。
最近,这家抢占了众多眼球的肉夹馍小店,俨然成了“宇宙中心”五道口的一处“景点”。原因之一,就是撑起这家店的几个“小伙伴”都出身于物联网和金融业,孟兵在辞职之前是百度的高级工程师,他在腾讯工作时,还参与过微信项目的工作。
在描述“西少爷”肉夹馍诞生过程时,孟兵用了“研发”这个词。直到现在,他仍然认为自己在做的不是一家餐饮公司,而是一家互联网公司。
“从一开始,我们就想做一个连锁的品牌,既然要做连锁,就肯定要选容易标准化的食品。我们陕西最有名的三个食品: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肉夹馍是最便于标准化的。”
在“研发”过程中,此前只会煮方便面的“西少爷”们前后用掉了五千斤面粉和两千斤肉料,厨房变身实验室,配料用量精确到毫克……最终,他们总结出了一套公式来对肉夹馍的质量进行控制,“比如煮10斤肉的时候要加多少水,放多少调料,都有一个精确的线性关系。”
这么做不仅是为了保证质量,还有便于未来连锁经营的考量。
“可能别人看起来我们就是开了这么一家小店,觉得你本来是一个高科技公司做技术的,开肉夹馍店挺丢人;但我们觉得不要给一个行业定性,这件事怎么样,取决于你能把它做成什么样。”孟兵说:“我们是以做公司的想法来规划的。现在,互联网进入传统行业是一个大潮流,里面有很多机会,我们只是选择了自己最容易把握好的一个点作为突破口。”
帮忙打扫卫生的朋友,是家小科技公司的CEO
在互联网公司里习惯了的工作流程也被用在了肉夹馍的研发上。
“西少爷”肉夹馍的各项参数,就是在不断的“产品迭代”中稳定下来的。先是团队几个人自己试吃改进,随后他们把试吃的范围从20人、30人一步步扩大到了100人。“最后100人的试吃是在清华做的,等于是一个小的发布会,做完之后店就正式开了,这个时候我们已经对产品有了把握。”
这种通过小规模内测、公测不断优化“版本”,直到产品发布,最终正式上市的流程,和一款网络游戏或者手机软件的研发如出一辙。
而IT圈的从业经历不仅为他们提供了成熟的思维模式,还有能够助力创业的“圈子” 。
“西少爷”团队的三个创始人是西安交大的校友。2012年孟兵刚来北京时,人生地不熟,他组织了几次校友聚会,“小伙伴们”就这样凑到了一起。
在三个创始人背后,“西少爷”还有一个四十多人的智囊团。给他们出谋划策的朋友当中,有人赢过当年的“挑战杯”金奖,有人写过电视剧本,甚至有天来帮他们打扫卫生的一个朋友,是一家小科技公司的CEO,“产品很牛”。
【创业者说】
孟兵:“公司就像大学,能为你画出一个圈子,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有人建议找工作先去小公司,但我的建议是直接到大公司,而且尽可能去百度和腾讯这样‘牛’的公司。在这样的公司历练之后,你对自己的未来会更有方向,也有机会接触更多优秀的‘大牛’。”
本行:科班出身开餐厅
亦佳的小餐厅开业半年,终于收支平衡,支撑她的第一桶金是妈妈赞助的一百万。
开业头两个月,客人几乎全都是朋友和朋友的朋友;餐厅的室内设计,由墨尔本大学的师兄免费“赞助”;而参加海归协会的活动,则找到了靠谱的供酒商……
当时觉得不是问题,后来发现都是问题
不同于“西少爷”的一炮而红,亦佳的小餐厅经过半年的努力才终于在上个月实现了收支平衡:“食材三万,人工三万,房租两万,加起来差不多八万,收入也是八万,正好平衡。”为此,她兴奋地在朋友圈里“晒”了一条。
回想自己去年从新加坡回国开店的经历,在列举了各种“机缘巧合”之后,她总结:“最主要的契机是有这个房子!”
她所说的房子是朋友在地安门内大街租下的一个小四合院,因为一直空着没用,亦佳一眼相中之后,就立刻决定接手,在这儿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而首次开店的资金大部分都来自妈妈的赞助,从商的妈妈给亦佳的店设了个亏本的上限——“最多一百万,不会再多给一分钱了。我妈说,她知道我这辈子肯定得自己干这么一次,晚干不如早干,就支持我了。”
开餐厅,亦佳算是科班出身,在瑞士学的是酒店管理,回国前,在新加坡工作也是一家五星酒店的餐饮部副经理。因此只筹备了两个月,她的小餐厅就开张了。不过,自认有理论有实践的亦佳,从开店到现在还是碰到了大把没能考虑周到的事:
“这个小院儿很舒服,还有棵石榴树,所以我们店也叫‘石榴树下’;但是周围都是住户,过了晚上九点就不能闹出声音,我们就不能做酒吧。”
“这里的街道有要求,我们没办法在外面挂像样的招牌,就有点不容易找。”
“这边没地儿停车,所以我总鼓励大家绿色出行……”
“厨房不够大,有些大菜就不好做。”
当被问及这些事之前有没有想到时,亦佳“嘿嘿”一笑:“想到了,但是当时觉得都不是问题,后来才发现,其实都是问题。”
尽管刚刚收支平衡,亦佳已经做好了开新店的计划:“我想在三里屯开一家更大的店,大概需要一千万。”说出这个数字的时候,亦佳很淡定:“我和我的几个朋友可以凑出六百万,我们想一块儿做一个‘大股东’,然后再找一个能拿出四百万的主要投资人,就行了。”
亦佳在开餐厅的同时,注册了一家公司,“一开始就打算好了,经营范围涉及四十多个品类,我都注册了。”
一开始嘛,当然只能吃朋友了
没有天然“噱头”,亦佳的推广方式是完全“自助”的:微博、微信、豆瓣小组、大众点评……一个也没少。但最初两个月,“石榴树下”的客人全都是她的朋友,以及朋友的朋友,“一开始嘛,当然只能吃朋友了。反正也要吃饭,为什么不来朋友的店呢?服务好,还能打折。”
让她没想到的是,一些十几年前积累的朋友圈子成了她推广餐厅的一大助力。“比如,我出国之前在hip-pop(注:20世纪60年代源自于美国的街头文化,包括说唱、涂鸦等)论坛上认识一些朋友,这十几年我都没在国内,但大家的友谊一直都维系下来了。他们到我的店里来,还会带一些外国的朋友来,慢慢地,我的店就有了一些口碑。”亦佳指着墙壁上的装饰照片:“这是我一个朋友剧团的剧照”,又向院子里指了指:“那边的涂鸦也是我一个朋友画的。”
除了网友,同学也是亦佳开店的一大助力。餐厅的室内设计,就是她在墨尔本大学的师兄免费“赞助”的。刚到北京人生地不熟的亦佳,参加了几次海归协会的活动,从中找到了餐厅的供酒商。
【创业者说】
亦佳:“很多人都想开店,有人说了好多年想开个咖啡馆啊甜品店啊,为什么开不了?一个是钱的问题,没有钱的话,这个确实比较难办;另一个是热情的问题,你开不起来,还是因为你不是真的想开,你说了好多年也只是在说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