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强化职能职责,夯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基础
一是高度重视此项工作。南岸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由区人力社保局、区教委、区工商分局等部门共同推动,部门联动,分工到位、责任到人,合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二是健全责任考核。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指标纳入区政府年度目标任务,按照各部门、街镇责任分工,每月督办、定期考核,确保高校毕业生各项就业创业政策得到落实。
二、转变服务方式,前移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关口
一是创新合作机制。制定《2013—2014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方案》,以“联合高校资源、促进学生就业”为宗旨,与辖区4所高校共建公共就业服务协调办公室,建立定期联系机制,主动对接高校需求。二是开展校园服务。邀请政府部门负责人、知名企业家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讲座进课堂活动,并在辖区4所高校轮流驻点设立就业创业指导咨询点,为大学生宣讲就业创业政策、求职创业技巧及职业规划管理。
2013年9月,邀请神舟电脑CEO吴海军在重庆邮电大学演讲就业创业经历,激发在校大学生干事创业热情。同时,发放并回收《高校毕业生求职调查表》,掌握大学生未来就业意愿及岗位需求,为针对性组织企业入校园开展双选会提供依据。三是合并宣传渠道。充分利用校园网络,实现南岸就业信息网与高校就业网互联,资源共享、同步更新。在校园论坛上开辟就业创业专栏,加强就业创业政策宣传和招聘信息发布,利用校内广播开展“就业之路”主题宣传,在图书馆设立就业创业宣传资料自取角,方便大学生获取就业创业信息。2013年,我区各级就业服务机构在辖区4所高校开展进校园活动8次,就业创业政策宣讲12次,发放宣传资料3800份,服务高校毕业生共计1.2万人次。
三、搭建工作平台,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障体系
一是整合创业工作平台。在积极开展“泛海扬帆-重庆大学生创业行动”、“泛海扬帆杯重庆创业大赛”的基础上,开展南岸创业大赛,由南岸“大学生创业基金”为每个优秀项目提供2千元奖励,目前,已为20个项目发放奖励共4万元。落实支持创业基地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出台管理办法规范运作模式,建立具有场地保障、创业指导、事务代理等功能的创业基地14个,入驻大学生创业者128人,带动就业1011人,并为9户申请小额担保贷款277万元。二是健全就业监控平台。采取教委协同、高校调查、街镇入户的方式开展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从教委掌握高校毕业生基本数据,入高校调查就业状况,就业信息员进家入户摸底,2013年各街镇组织就业信息员入户调查2800人次,为767名南岸籍高校毕业生进行实名制登记,摸清其就业情况。三是落实就业帮扶措施。为未就业困难高校毕业生提供“一对一”政策咨询、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服务,通过“24小时就业服务热线”、“一人三岗”等援助手段,为36人推荐岗位122个,公益性岗位安置18人。2013年我区登记未就业应届高校毕业生3人,占登记应届生总数的0.4%。四是建立信息化服务平台。利用重庆移动“12582”求职热线、务工易为已登记高校毕业生免费推送求职信息近2千条,通过3场网络招聘会推荐就业171人,并在南岸就业网开辟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板块,方便获取政策招聘信息,逐步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