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国高校毕业生将达749万,创历史新高,就业压力空前。今年总理政府工作报告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做出着力促进创业就业部署,坚持就业优先,以创业带动就业。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南开大学校长龚克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平衡就业市场供需矛盾,关键还是要靠发展,同时还要慎重对待就业挂钩专业存废。
龚克称,保持经济合理运行的下限是稳增长、保就业,在就业问题上不仅要看有多少人求职,还有看有多少人招聘,749万这个数字虽然大,但只要社会需求相应增长,矛盾还是可以解决的。
“我们现在要做的工作不是把高等教育的规模降下来,而是要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我认为这几年这方面的努力还是比较有效的,如果我们梳理历年政府工作报告有关就业方面的描述,在(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这个几乎就不是一个问题,而90年代主要要解决的是下岗工人再就业的问题,大学生就业问题是在新世纪的政府报告工作中才出现的,这就表明政府根据形势变化注意到了我们就业市场的变化。”
李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将今年就业预期目标描述为城镇新增就业1000万人以上。龚克表示,随着中国未来退休年龄的延长,替代性的就业可能会减少,而这一数据并不包括替代性就业,另一方面,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和人们寿命的延长,很多人也愿意在自己的岗位上继续工作,在各种不同的利益诉求之下,发展显得尤为关键。
“解决就业问题最根本的出路还是要靠发展,在于我们能够形成更能吸收就业的新业态和新的产业增长点,所以还是要从供给上做文章,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力资源的需求。”
“(我们)不能仅看到它替代劳动力的一面,还要看到它在创造对人力资源的需求方面做出的贡献。其实从现在对软件大量使用的状况来看,它对劳动力的吸纳其实比过去简单制造业要高很多。软件其实是一个劳动力比较密集的行业。”
在就业挂钩专业存废问题上,龚克表示要慎重。他认为,如果依照短期就业情况就贸然停掉一些专业的设置会出现一些新的不适应,同时,现在的过剩也有可能变成将来的不足。要解决这个问题,大学要拓宽专业基础,学生要尽可能增强自己的学习能力。
“我个人认为,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一个是扩展我们的就业面,提高我们整个专业口径上的适应性。我们现代社会面临产业、企业和产品结构迅速变化的局面,拿汽车行业来讲,如果未来电动汽车大量替代现有汽车的话,那我们原来学机械、发动机的就要去学电动机了。就业不是一次性的,这关乎整个生涯,所以我们要怎么去适应,从大学教育来讲,就是要尽可能拓宽它的基础,同时不断增加学习能力的培养,不仅要学会,还要会学,这样才能在就业市场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