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届毕业大学生的求职就业已全面开启,各类针对大学毕业生的招聘会接连举行,但在就业高峰的压力之下,“有事无人干”和“有人无事干”并存,求职者的应聘技能与招聘需求存在一定错位。近日,记者实地采访了辽宁省总工会与教育厅联合举办的一场公益招聘会,了解到大学生求职的三种误区颇受用人单位反感。
——发求职书像洒雪片,盲目“海投”
“我们这种规模的民营企业,往往很认真地筛选简历并通知面试,但很多接到电话的大学生,有的根本不记得投过这家企业,有的则以面试地点远等让人哭笑不得的理由拒绝面试。”一家民营投资公司的招聘官感慨,很多学生求职不够诚恳,都是抱着试试看的想法。
大型企业则往往面临着不考虑用人单位需求的“海投”。一家大型金融集团的招聘人员说,招聘会刚开始,他们就收到了三十多份简历,但没有多少满意的人选。“在招聘条件上,我们已经指出拥有相关实习经历者优先,但很多学生实习栏一片空白也投了简历,这些简历难以提起我们的兴趣。
辽宁省总工会就业指导办公室的于清莲指出,大学生投递简历之前要多做了解,一方面要搞清楚企业的背景,另一方面也应清楚认知自身条件,看是否符合企业的用人需要,以免海投给企业和自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张不开嘴,迈不开腿,瞻前顾后
有人投简历像撒雪片,也有人瞻前顾后,不愿出手。沈阳城建学院的小符,在招聘会上转了一圈,手中的简历一封没少。“我看有的企业说需要相关实习经历,就没投。”小符不投简历的理由还包括担心有的企业不要女性、有的企业离家太远、有的企业招聘专业跟自己专业略有出入……
小符并非个例,于清莲说,求职季过半,许多学生仍持观望态度。她建议学生积极通过各种途径了解企业用人需要,小心求证,大胆投递。一家前来招聘的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则表示,由于工作需要,他们更看重的是性格开朗、善于沟通的人才,“可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宅男宅女,连投个简历都扭扭捏捏的,这样的人工作起来怎么行?”
——专业知识不扎实,还眼高手低
“我学的专业可就业岗位很多,企业承诺的待遇也很优厚,但面试后对方都嫌我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的小郭学的是会计与审计专业,由于大学期间忙于学生活动,专业基础比较薄弱,他只能放弃专业岗位。好在一家企业看中了他的人际交往能力,愿意向他提供一份销售工作,但小郭又有些犹豫,觉得起点太低。
招聘会上,很多企业对大学生的眼高手低现象头疼。一家IT企业指出,他们的岗位需要很强的专业和外语能力,但很多学生专业知识不扎实,还嫌程序员太苦,其实任何高级岗位都要从基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