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逢一年金秋季,校招大潮轰轰烈烈,招聘广告铺天盖地,不论是想跳槽的白领还是谋求人生第一个职位的毕业生“小鲜肉”,可能都要面临同一个选择———一身文武艺,卖与谁家去?
在年初的高校毕业生供需洽谈会上,记者曾注意到这样一个现象:知名单位前排起长龙,中小微企业门庭冷落。近日智联招聘发布的一份《2015年秋季雇主需求与白领人才供给报告》中的数据也印证了许多求职者的心态:企业规模越大,相对来说带来的供需竞争指数(供需竞争指数=收到的简历投递量/发布的职位数量)也越高:1000-9999人规模大中型企业的供需竞争指数最高,达到43.2,而20人以下规模的微型企业,竞争指数仅为22.7。这意味着,要获取一个千人以上的大中型企业的职位,求职者得面临和另外42人的PK。而在这些竞争中,更是以大中型国企最受求职者青睐,竞争指数达到44.6。
我市一家人力资源机构的负责人告诉记者,大中型企业一般知名度较高,处于稳定发展阶段或者已进入成熟期,薪酬福利待遇、培训体系等经过较长时间的发展已经比较完善,企业文化比较稳定,因此较受求职者欢迎,从而竞争压力较大。企业规模越小,尤其是20人以下规模的微型企业,在知名度、稳定性等方面虽不及大中型企业,但职位竞争压力相对较小。
同样来自智联招聘的调查数据显示,相比2015年春季求职期26.1,以及2015年夏季求职期29.3的竞争指数,2015年秋季的竞争指数上升趋势非常明显。总体来说,竞争指数上升是由多方面的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首先,我国宏观经济持续增幅放缓,GDP增长速度放慢,部分行业面临较为严峻的形势,因此对人才的需求逐渐减少;其次,大量外资企业在华开始裁员或者选择缩减现有业务,进一步增加了人才市场上的劳动力供给。
市人社部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在我市的人力资源市场上,90%以上的就业岗位来自中小微企业,因此,他建议求职者在明确自己职业目标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能为员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并且发展潜力较大的小微企业。一方面,这类型企业对员工的束缚相对较少,可以充分展示和发挥自己的才能,员工的发展也更多由工作表现和成果来决定。在当前“创业潮”的时代背景下,小微企业非常适合希望做出一番事业的白领。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在招聘时对员工的学历、工作经验等硬性要求相对宽松,有能力的求职者被录取的成功概率也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