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高职“技能学霸” 逆袭“最难就业季”
作者:admin 来源:扬州日报 日期:2015-10-21 浏览

  进入秋学期,对于即将面临毕业的大学生们来说,最煎熬的就是求职路上的各种艰辛。最近,我校一位“技能学霸”轻松入职国内自动化类龙头企业的故事,成为学弟学妹们之间的“热门话题”。如何逆袭“最难就业季”?这位年轻的90后小伙凭借的是一块全国技能大赛金牌。

  大三学生推迟求职报名技能竞赛

  这个名叫邹奇松的帅小伙,来自于电气工程学院1203电气班。今年7月毕业的他,本该在去年年底就开始寻找工作机会,可他却选择报名参加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

  “疯了吧”,同宿舍的室友都劝他三思,“这个一练就是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获奖,到时候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找工作的时机也错过了。”

  可邹奇松考虑的却是,要利用大学期间的最后时间苦练技能,即使迟一点就业,也不愁找不到工作。

  凭着一股干事的韧性和自信的专业技能,已是大三学生的邹奇松从全系100多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和另一名大二学生王雷组成团队,开始备战2015年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

  2013年,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就是这项全国高职院校技能大赛的一等奖得主。要想两届蝉联桂冠,难度可想而知。可邹奇松却说“没事”,因为他看重的是有机会掌握更多与实际生产相关的技术。

  其实,说邹奇松不是冲着全国大赛金牌去的,那是假话。这次大赛的指导教师吕志香告诉记者,邹奇松大一时就曾作为备选队员参加过大赛的集训。虽然没能最终走上赛场,但他心里却一直有个“金牌梦”。毕业前夕,当其他学生都忙着实习、找工作时,他得知可以有机会参加技能大赛,就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备战技能大赛练就一双“巧手”

  将企业的生产流程制作成动态画面,通过电脑屏幕呈现生产流程各个环节的数据,当生产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须在监控画面中迅速判断引起数据异常变化的故障位置,并赶赴现场排除故障。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的任务完全模拟真实工厂的生产情景,主要考核参赛选手的自动化装置安装与调试能力、工程实施能力等职业素养。“这项技术不仅适用于化工企业,普通的自动化生产企业,都需要具备这一技术的人才。” 邹奇松说,也正是这一点,吸引着他不断苦练技能。

  比赛比的是完成竞赛任务的质量和速度,为了做到又好又快,近4000道题库试题条条精通,几千遍的接线做到准确无误,故障排除从过去的两三个小时排除一个到现在的几分钟故障解除,这些背后都是指导教师和学生们的汗水和智慧。

  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调试项目是大赛的难点之一,不仅要找出故障在哪里,还要通过调节阀门、控制液体的液位来调节系统的最佳工作状态。“训练后期,学生们经过高强度的练习,有了手感,控制阀门时,调节多少,开多大,用多少力,参数怎么给,他们都有了‘经验’。”吕志香老师说,邹奇松和王雷苦练出了一双“巧手”,像老中医搭脉一样,遇到故障就能做到“手到病除”。

  作为指导教师,老师们放弃休息和节假日时间,全身心扑在备战大赛上,吕志香、周杰、唐明军、马小燕、钱静等指导教师团队,每人负责指导一部分,分块研究,发挥团队各自优势悉心指导学生。

  用真才实学逆袭“最难就业季”

  今年6月底,全国化工仪表自动化技能大赛在河北石家庄开赛,比赛设有化工仪表自动化理论知识、变送器组态与校验、DCS控制系统仿真运行和过程控制系统运行调试项目等四个分项,历时3天。“比赛强度非常大,是对学生技能、体能、心理的三重考验。”吕志香老师说。

  “当评委宣布,扬工院代表的江苏队再次获得全国一等奖时,所有人都激动得流泪了。” 邹奇松说,为了这一刻,再苦也值得。

  大赛后一切归于平静。可谁也没想到,由于邹奇松在赛场上的出色表现,本来已经结束当年招聘的大赛赞助单位、国内DCS工业控制龙头企业——浙大中控,意外向邹奇松伸出橄榄枝。经过面试,大赛后不久,邹奇松顺利进入这家企业担任技术工程师,和很多本科生、研究生一起参与技术攻关。

  事实上,像邹奇松同学这样因为技能过硬“高质就业”的专科生,在学校还有很多。比如刘桢祥、花慧、渠贝贝、丁衎阳等同学,已被高薪录用到中石化江苏油田、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激光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第723研究所等大型企业。

  近年来,学校采用“双导向四融入一驱动”的人才培养模式,高起点的进行人才定位研究与探索,以培养技能为导向,创新实践“1+1+1专业导师制”,以学生职业能力的成长过程为主线,设立校长奖章、重奖技能和科创大赛获奖师生、首创“副学士”称号、构建了项目导向的专业课程体系,让学生们掌握实实在在的工程技能,用真才实学逆袭“最难就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