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系列报道之入职记
作者:admin 来源:吉林日报 日期:2015-11-03 浏览

  开篇的话

  高校毕业生就业,这个关系着千家万户的话题,似乎从未从民生热点中消失过。

  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749万,毕业人数再创新高,成为“史上更难就业季”。而吉林省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高校应届毕业生总量达17.7万人,基数的膨胀令就业形势愈加严峻。

  从今天起,本报推出“聚焦高校毕业生就业季系列报道”,陆续呈现吉林省大学生在入职、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以期待读者在分享的同时为大学毕业生献言献策,助力他们成功就业创业。

  选择哪种职业,从事什么工作,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自我价值?面对这一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尽相同的答案。

  今年7月,吉林省有17.7万名高校毕业生走出象牙塔,融入社会。截至目前总体就业率为82.61%。其中,研究生1.77万人,就业率为 80.36%;本科生11.2万人,就业率为84.31%;专科生4.69万人,就业率为79.43%。由于个人选择不同,他们开启了不一样的职业生涯。回首求职应聘路,他们心中都有说不完的感触。

  有一种成功叫做不放弃

  在长春工程学院,认识范凯歌的老师和同学都会给他冠上一个“学霸”的前缀。大学四年里,学校一等奖学金、“鼎惠”奖学金等多个奖项都被他收入囊中。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实践经验丰富。2013年暑假,他在家乡山东省日照市三庄镇官庄村,成立“希文义务辅导学堂”,为当地贫困中学生义务辅导功课;大三下学期,在全国简历大赛上,范凯歌取得了第四名的好成绩。可校园招聘会中,范凯歌却吃了不少闭门羹。

  “我当时很费解,我足够优秀,为什么很多企业却拒绝我?”范凯歌说,在一次招聘会上,一位企业代表为他揭开了谜底,原来到长春工程学院这样的普通本科院校招聘的企业多是一些中小企业,对于范凯歌这样的优秀毕业生,他们确实想要,也确实不敢要。那位企业代表告诉范凯歌:“像你这样的优秀毕业生,培养几年后都会跳槽,庙小留不住大神,小企业‘伤不起’。”

  范凯歌说:“后来,我又跑了一些重点高校的招聘会,可人家一听说我不是‘985’、‘211’高校的毕业生,连简历都不看就直接摆了摆手。”

  就这样,非“985”、非“211”高校的优秀毕业生——范凯歌成了就业市场中的“夹生饭”。可范凯歌始终没有放弃,自己学校举办的招聘会上没有合适的岗位,他就继续留意其他学校的招聘信息。最终,在东北电力大学的校园招聘会上,他获得了国企华电莱州发电有限公司的青睐。如今,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范凯歌还常常感叹:“幸好我没放弃!”

  与范凯歌相比,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2015届毕业生方凯的求职过程更加曲折。在经历了司法考试和研究生考试双重失败后,方凯成了班里唯一没有着落的同学。

  “那段日子很压抑,但我坚信自己一定能找到工作。”方凯说,就在最近,我终于被淮南产业发展集团聘用了。方凯告诉记者,“坚持就是胜利”现在已经成为他的座右铭。

  9月至10月,记者通过微信、QQ、电子邮件、电话四种方式,向吉林省10所高校的200名2015届毕业生传送电子问卷,共收回有效问卷163份。统计显示:90.18%的毕业生在投递第二份或以上简历后才得到回音,83.43%的毕业生经历了两次或以上的面试才求职成功。79.75%的毕业生在多选题“求职成功的要素”中,选择了“不怕挫折、坚持到底”这一项。

  “管它‘北漂’还是‘南飞’”

  “我就是喜欢快节奏、高压力的生活。带着一个梦,管它‘北漂’还是‘南飞’。”10月26日晚11点,刘志昆才忙完手头的工作。尽管入职还不到三个月,他已经成为了部门骨干。

  刘志昆是广州时代地产集团的一名管理培训生,主要负责联系广告公司、控制预算、监督营销效果等工作。身处高强度的工作节奏中,刘志昆觉得自己每天都过得充实。

  2011年,刘志昆考入东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大二开始,刘志昆就陆续进入吉林日报、南方都市报和光明日报实习。大三时,刘志昆已经成为校报记者团团长,带着学生记者,在学校风风火火地跑新闻。

  大三结束后,刘志昆决定去北京碰碰运气,在一家汽车公司做媒体公关。“北京的大学生太多,实习工资普遍低,我只租得起地下室,100多人住在一起,共用一个洗澡间和卫生间。”这样的“北漂”经历的确不太美好。大四求职时,刘志昆又把目标定在了离家乡江西相对较近的广州。经历笔试、无领导小组讨论、中英文自我介绍等层层选拔后,刘志昆被广州时代地产集团聘用,并且解决了广州户口。

  吉林农业大学2015届传播学专业毕业生王圣贺只有一个目标——留在北京。王圣贺说:“第一,我的好多朋友都在北京工作。第二,作为土生土长的吉林人,我也真想在大城市体验一把。”

  论文答辩后,王圣贺投了两个月的简历,最终在一家科技公司找到了一份商务专员的工作,负责文字综合和外联。“我觉得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大城市机会相对多,能学到的东西也更多。”如愿以偿在北京生活了5个月的王圣贺说,她在北京的朋友们也都有同感。

  大城市有着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广阔的发展平台,每一年我省都有成千上万的毕业生“北漂”和“南飞”,为自己的梦想奋斗。虽然有的成功了,有的失败了,可这段经历在他们的人生历程中尤为珍贵。

  为更多农村孩子的未来筑梦

  10月27日12点30分,晚秋的阳光洒满榆树市育民乡莲山小学的操场,李宇婷坐在一群孩子中间,讲着城市里的交通工具,高铁、轻轨……孩子们静静地听着,生怕错过一点儿内容。

  李宇婷是榆树市育民乡莲山小学特岗教师。她的求职故事,要从一次讲座说起。2011年,李宇婷考入长春师范大学小学教育专业。“当时我并不喜欢这个专业,只是考进来了,不得不念。”李宇婷说,入学不久,学校举办了一次讲座,给同学们介绍西部支教和特岗教师的生活与工作。

  “这次讲座对我的影响很大,几乎在一瞬间为我树立了去偏远地区奉献青春的理想。”回到寝室后,李宇婷在床头贴了一张纸,上面写着“考特岗教师去西部支教”。当时,室友们以为我写的只是句玩笑话,没人想到毕业后我真的选择了村小。

  “其实,大学四年我也动摇过,我学习成绩还不错,经常获奖学金,又在长春市的两所小学实习过,在长春定居的姐姐也希望我和她一起留在城市。”李宇婷说,“当我举棋不定时,爸爸对我说了一句话‘按照你的梦想,走好人生路’。”这句话给了李宇婷莫大的支持与鼓励,经历了初试、面试、体检等环节,李宇婷如愿以偿,做了一名特岗教师。

  李宇婷的家在离莲山小学3.5公里外的另外一个村。为了上班,她学会了骑摩托车。可作为一名驾驶员,她远不如作为一名教师胜任,几次摔倒在路上。李宇婷说,就是这样,她更坚定了留下来的心,坚定了让更多孩子走出去的信念。

  记者从吉林省教育厅了解到,像李宇婷一样,在偏远农村默默奉献的特岗教师每年都有两三千名。在“寻找最美乡村教师”评选中,获得“特别关注教师”称号的我省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第三中学教师胡娜说:“在大城市的人潮中,我可有可无。在偏僻的乡村,我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帮孩子们点亮梦想。”

  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对吉林省刚刚走出校门的毕业生来说,他们抱着“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心态,在不同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开启了人生新征程。

  近年来,吉林省高校纷纷采取创新举措为毕业生顺利就业助力。东北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副主任孔洁珺表示,学校升级微信公众号“东师微就业”为“东师就业”校园号,推出手机上求职“客户端”——求职宝,为学生提供全景信息,推出求职“私人订制”,确保就业信息服务全面、快捷、精准、即时。

  长春理工大学就业指导中心主任律明介绍,学校坚持通过就业指导课向学生传输就业基础知识,组织专业活动提高学生就业技能,并将就业指导与日常思想教育和谈话方式相结合,指导学生把个人理想和社会共同理想联系起来,到祖国最需要和个人最适合的地方就业。此外,利用学校专业优势,巩固既有的国防和光电等方面专业市场,开发东北地区区域市场,创新发展家电市场,全力开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