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重点工作的推进,我市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将进入关键时期。
这同时会带来就业结构的转变。一个可预期的结果是:部分劳动力将因不适应这种变化被淘汰,结构性失业风险也将因此加大。
市四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十三五”时期,我市将累计新增就业300万人左右。仅今年,全市就将新增城镇就业60万人。
压力之下,我市如何才能化解愈演愈烈的招工难、就业难矛盾,确保“十三五”时期完成新增就业目标?
短期内“两难”或将升级
近年来,我市提前谋划布局了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把控制过剩产能作为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抓手。未来5年内,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逐步推进,我市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步伐都将明显加快。
从长远看,这必然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就业岗位,有利于改善和扩大就业。但从短期来看,则不可避免地对我市既有就业市场格局产生冲击——
其一,在化解产能过剩、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冶金、钢铁、煤炭、建筑建材和水泥等行业,势必出现人才需求下滑、部分人失业的现象。
其二,集成电路、物联网、机器人、云计算和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对人才的需求将会增加;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也会催生一些与新业态、新模式相对应的新岗位。但同时,用人企业对劳动者知识、技能的要求会更高。
重庆大学经济学教授廖成林认为,两方面因素叠加,有不少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等会跟不上市场需求,就业、招工“两难”矛盾或将进一步升级。
求职者企业均需调整心态
面对这种严峻的形势,必须有针对性地帮助就业市场供需双方实现有效对接,化解人才供求的结构性矛盾。
眼下能很快见到一定效果的对策,就是求职者和用工企业各退一步,调整好各自的心态。
一方面,求职者不要总想着“拿更多的钱干更轻松的活”,用工企业也不要总希望“花最少的钱让员工干更多的事”。
另一方面,双方更应着眼于长远利益。求职者应看重企业文化、发展潜力等因素是否会给自己带来晋升、加薪机会;用工企业应把人力资源视为企业的宝贵财富,把在员工培训方面的投资当作对公司未来发展的投资。
“由于求职者、用工企业很难正确地认识自我,往往很难自行调整心态。双方借助专业人才评估机构来进行有效对接,不失为一种‘纠错’的办法。”重庆云日产业集团董事长、国家高级人力资源师黄子华建议。
去年初,一位想应聘医药销售主管的研究生采纳了重庆人力资本发展银行为其提供的求职评估建议,将期望月薪从至少上万元降为7000元。仅仅过了一周,他就顺利进入了一家医药企业,结束了半年时间找不到工作的尴尬经历。如今,由于业绩突出,他的月薪已经超过万元。
完善职业培训体系势在必行
在解开“两难”困局的各方力量中,政府自然不能缺位。从某个角度讲,“政府之手”在这场破局之战中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完善职业教育培训体系,让人们不花钱或花很少的钱不断提升知识和技能,是已在发达国家验证过的可行之道。
这显然需要政府通过制定产业政策,引导、激励社会资本、用工企业大量开设职业培训机构。同时,借助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强力约束、引导,让各级政府及就业市场、教育培训市场同心协力搞好职业教育培训。
德国的经验值得借鉴。公开资料显示,德国有一整套内容丰富、互相衔接、便于操作的法律体系,为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譬如,德国法律规定:凡初中毕业不再升学的学生,就业前必须接受二年半至三年的双元制职业培训,企业不得接收未经培训的员工;各类企业应承担职业教育与培训的任务、责任,所有职员有权享受每年5天的带薪职业继续教育。
此外,根据法律,德国的职业培训费用由各级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其中企业是主要的买单者。对于违反相关规定者,德国法律还设置了判处关押、罚金等严厉的处罚措施。
廖成林认为,相比之下,我国现行《职业教育法》只对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举办职业培训机构的义务、培训经费分担等作出了笼统的规定,缺乏相应的细则及罚则,实际操作性不强,亟待修订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