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八成留学生回国就业 海归如何提升职业竞争力
作者:admin 来源:新快报 日期:2016-03-22 浏览

  前不久,教育部发布了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情况。

  数据显示,2015年度,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达52.37万人,较2014年增长了13.9%(6.39万人),其中自费留学有48.18万人。

  同时,去年各类留学回国人员总数达40.91万人,较上一年增长12.1%。

  可以看出,年度回国人数与出国人数之间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

  据统计,从1978年到2015年底,在国外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的人群,占已完成学业群体的79.87%。

  也就是说,近八成留学生会回国就业。

  留学生职业竞争力的提升因此显得尤为突出,在留学期间甚至留学前就开始做职业规划,已十分必要。

  现状:门槛高 顶尖外企录取率只有千分之一

  随着回国人数不断攀升,学生在出国前,就应当提前进行相对完善的个人规划、职业规划,以便按照职业目标,更好地规划留学的每一步,提升留学含金量以及未来的职场竞争力。

  据了解,大部分留学生就业都会选择外企。

  记者从高端行业求职培训机构CareerFrog了解到,通常情况下,“海归”进入知名外企,35岁前有望达到百万年薪的水平。

  “若能进入类似摩根大通这样的顶级投行,第一年年薪就能达到约8万美元(约合52.3万元),且每年有30%-50%的薪酬涨幅,任职两年就可能拿到百万年薪。”

  但好的外企也意味着高难度。

  杨玉智从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毕业时,已经在科尔尼、贝恩咨询公司等名企有过实习经历;后来在罗兰贝格咨询公司担任高级咨询顾问,他说自己申请罗兰贝格的那一年,公司只招10人,却收到了一万多封简历,录取率只有千分之一。

  挑战大:留学生“海归”求职常遇四大难题

  针对留学生就业,我们总结了“海归”回国求职500强外企时最容易遇到的四大挑战:

  一、容易错过外企校招季

  通常知名外企会在9月、10月进行第一轮传统校招,但这时候“海归”还在国外学习,要想抽空回国参加企业校招和面试,比较困难。

  二、不清楚外企对应聘者的真正要求

  许多“海归”在浏览企业招聘要求时,往往不清晰外企到底最看重申请者的哪些核心能力,容易过高估计自己,或者看到苛刻的条件而胆怯,不敢投简历。

  “事实上,除了看学生的学历背景,外企还很看重学生综合能力的表现,比如领导力等素质。部分工作对学生专业背景要求并不高,比如咨询公司正是希望招聘不同专业背景的人,历史学、社会学等偏冷门的专业背景也需要,以便提供给客户更全面的策略。”

  所以,求职前了解企业需求,能更好地命中目标企业。

  三、留学前没有明确目标与个人优势

  不少学生在留学前并没有明确的目标,也不清楚自己的最强优势。因而在留学期间没有集中精力培养和优化自己的优势,导致在应聘时难以突围。

  四、缺乏面试技巧

  不懂得如何展示自己,缺乏演讲能力和沟通能力。这些能力在外企面试中尤为重要。

  应对:

  那么,留学生赴外企求职,需要在留学前和留学中做好哪些准备呢?

  第1步:留学期间多锻炼流畅沟通能力

  杨玉智透露,从他多次的招聘经验来看,80%的面试在前2分钟自我介绍时已经有了结果:“这2分钟,我会留意申请人表达是否流畅,举止是否专业,回答问题能否吸引我。如果答案都是NO,基本就已经失去机会了。”

  因此,他建议,在留学期间一定要锻炼好英语沟通能力。

  对于名企面试最常见的三类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你到哪里去”,要提早准备。

  回答“你是谁”是要申请人讲述自身的优缺点,呈现对自我的了解程度。

  “通过这个问题,招聘者想了解申请人有什么技能,为什么要面试这家公司,凭什么要录用他/她,以及工作底线在哪。了解自己,才能找到适合的岗位。”

  而“你从哪里来”是通过讲述过往的经历、克服的挑战、获得的经验教训,来证明自己能走多远。

  “你到哪里去”则是想了解申请人的职业方向和人生追求。

  因此,表达顺畅、逻辑清晰,是制胜的第一步。

  第2步:从大一起梳理“卖点”

  杨玉智认为,从进入大一起,学生就可以开始以月为单位,记录自己做过的工作、参加的活动,及时总结可以从中体现出哪些成就,反映了哪些素质。

  “通过梳理和归纳,可以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偏好。比如发现自己大二、大三参加了不同级别的辩论比赛,日后向企业‘推销’自己的时候,可以重点强调擅长演讲的优势。”

  具体来说,杨玉智还建议学生可以给朋友、老师等人发邮件,问对方喜欢和讨厌自己的三个理由,通过搜集他人的观点更全面地了解自己。

  第3步:找工作内容相似的公司实习

  实习当然是为职场做准备的最好方法。

  杨玉智认为,留学期间采取“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方法,争取先进入工作内容相似的公司实习,了解同类型公司的运作,掌握第一手资料,总结自己的优劣势,了解到自己要进入心仪公司还存在哪些差距,再去有针对性地培养这些能力。

  而不是等毕业了再去找实习或直接找工作。

  “我在大学期间,先在人力资源工作室做咨询工作,对咨询有了初步概念;然后去了科尔尼管理咨询公司,坚定了咨询这个职业目标。当我去罗兰贝格求职时,已经具备了咨询顾问的基本能力。所以当年才能打动面试官。”

  第4步:

  利用STAR原则展示自己的优势

  据杨玉智的经验,申请人在面试时不妨充分利用STAR原则,就每个优势讲述一个自己专属的故事。

  所谓STAR原则,就是通过Situation(故事发生的情景)、Task(你的具体任务)、Action(你采取的什么行动)和Result(实现了怎样的结果)四大要点来陈述和编排故事,在每一个节点展示不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