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媒体报道,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近500名大四学生遭遇“被就业”。即将毕业的学生被签约到学生自己都不知道的用人单位,导致其无法参加基层服务项目考试、公务员考试和事业单位考试。甘肃省教育厅回应称“该校就业工作确实存在一定问题。目前,已责成学校更正了毕业生就业状态的错误信息。”
一些学校为了提高就业率,通常用毕业证、学位证等“胁迫”学生做“假接收函”,要求没就业的毕业生“证明自己就业了”。每年的这个时间节点,经常出现“被就业”等现象。部分高校热衷上演华丽的就业率数字游戏,把就业率当成了“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心思集中到了就业率统计上,而不是真实地推动学生就业能力培养和就业渠道开拓。
不可否认,公布高校就业率的初衷是好的。然而,如果没有科学的考核、评价方法,再美好的愿望也可能落空。在毕业年度统计就业率,即便数据真实,也未必能反映毕业生真实的就业状况。且不说学生毕业后能否马上就业,第一份工作是否相对稳定都值得怀疑,更何况充斥其间的“被就业”等形形色色的数据造假。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很多,能否就业、何时就业、如何就业及就业稳定与否,并不能靠画杠杠确定下来。譬如,部分毕业生放弃就业机会,一心准备考研或创业,在短时间内虽不利于就业率的提高,但对于学生的成长成才却不失为务实的选择。由是观之,单纯地追求某一时间节点的就业率,不仅不符合客观情况,也不符合人才成长规律。
在国外,就业统计多采取中长期的就业跟踪制度,通常将毕业生就业后的职业发展情况纳入系统评价体系,综合考量学生满意度、雇主满意度、平均年薪等因素。通观国外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统计工作,可见毕业生就业状况是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就业率是就业服务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能只有冷冰冰的就业率统计。最起码,高校不能深陷“就业率注水”“被就业”等造假困局而不自知,更应该让人看到对毕业生个体的关切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