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个人前途与国运相关 香港青年北上交流感触深
作者:admin 来源:新华网 日期:2016-08-18 浏览

  “如果你是故宫的管理者,怎么能更好地发展旅游项目?”这是参加2016京港青年伙伴训练营的香港青年游览故宫时接到的“创业任务”。

  今年夏天,香港青年北上实习交流的身影出现在祖国内地的许多地方,他们年轻的脚步跨过珠江、跨过长江、跨过黄河,他们带着求知的渴望走进文博机构、走进创业园区、走进知名企业,他们亲身感受着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盛夏”,也热切地发现着关系自身未来前途的“热土”,更体认到个体与国家的深刻联结。

  近年来,香港特区政府推出多项措施,支持香港青年前往内地各省市交流实习。仅2016-2017年度,特区政府就提供6600万元港元,资助95个实习项目,参与青年约3700人。此外,内地与香港相关机构、民间组织也积极举办丰富多彩的港青北上实习交流项目。此类深度交流活动获得了香港年轻一代的喜爱,暑期虽短,收获却是满满的。

  改观:从踏上内地那一刻开始

  “你觉得香港青年是什么样子的?”

  “有点小傲气,觉得内地比较落后吧。”

  “你怎么看内地青年?”

  “性格有点闷,不爱说话,不太开放,没什么创新性。”

  2016京港青年伙伴训练营开营前,面对记者的提问,两地青年这样描述对彼此的印象。活动结束后,当记者再次提出同样的问题,他们的回答完全“刷新”了。

  “他们很热情、友好,大家拥有共同的目标,彼此尊重与欣赏,很快就能亲密无间。”北京科技大学大三学生郝泽宇说。

  “内地同学虽然比较腼腆,但是他们勤奋好学的优点特别值得我们学习,他们把事情看得很长远,而且思考的角度非常专业。”香港青年邓蓉蓉说。

  这一训练营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北京科技大学、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中华青年精英基金会等单位共同举办,来自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高校的170余名青年学生,在彼此陪伴、相互学习的融洽氛围中,共同完成了为期一周的城市越野训练。

  香港专业人士(北京)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主委王柏荣是这项活动的发起人之一,10年前念高中时来北京交流的经历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大学毕业后,这位香港年轻人到北京创业,成为一名“北漂”。

  “我从香港来内地工作的三年,亲身经历了内地日新月异的发展,深刻感受到如果香港年轻人不亲身参与这一进程,将错失巨大机遇。”王柏荣说。

  暑假期间,就读于中国政法大学的香港女孩高雪在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实习。联络组、投资推广处、行政部……“连轴转”的工作强度让她“忙且痛快着”。她说,香港年轻人应该多来内地走走看看,而不是片面、间接地感知内地。

  特区政府驻京办高级政务主任黄志珩表示,鼓励和资助香港青年来内地实习,旨在培养新生代的广阔视野,帮助他们把握国家发展机遇,实现向上流动。希望将来有更多香港青年到内地体验交流,越深入了解内地的真实情况,就越容易把握好内地发展创造的机遇。

  实践:我们不是走马观花的旅游团

  “一开始我的普通话听说能力都不好,一次接听家长为孩子参加兴趣班报名的电话,说了五分钟都没弄清楚孩子的名字,真是很不好意思。”香港教育大学学生梁嘉欣说。她今年参加了中国科协举办的港澳台大学生暑期实习活动,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从事文秘和儿童教育的工作。

  回顾一个多月的实习经历,她笑言自己的普通话有了很大提高,是“最意想不到的收获”。梁嘉欣在博物馆的“探索角”课堂协助教导孩子认识自然,第一次示范解剖螃蟹时虽然心慌但还是强作镇定,她总结说:“多动几次刀就好了。”因为用心,这个香港来的“小老师”收获了一份可贵的感情,听说她要离开时,孩子们都说会很想念她。

  深入的实习体验,突破了“走马观花”“浮光掠影”,是近年来香港青年北上交流的一大新亮点。由国务院港澳办、文化部、香港中联办、中国科协等部门、机构支持的香港学生内地实习项目,提供了多样化的实习岗位,为香港青年结合自身特点深入了解国家、了解内地创造了难得的机会。

  由文化部组织的“港澳大学生文化实践活动”已举办11届,今年共选拔来自22所高校的81名港澳在校大学生来内地,安排在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等24家文博机构,进行为期5周的工作实习。

  参加活动的香港学生陈震说,非常有幸来到北京的文博机构实习,祖国深厚的文化底蕴令人眷恋,内地社会的飞速发展令人惊喜。实习时光过得太快,希望以后有机会深入到更多内地城市,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文化部副部长丁伟在活动闭幕式上表示,来自港澳的同学们通过文化实践活动不仅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质,而且对祖国历史文化和社会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希望大家将此行的累累收获铭记于心,努力拼搏、奋发向上,为祖国和港澳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方向:背靠内地才有更好的个人发展

  “我参与的项目涉及多个产业门类,不少是在香港接触不到的。”香港学生杨德龙今年参加“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前往普华永道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他感慨道,香港金融服务机构的客户几乎全在内地,如果不了解内地的经济政策和产业动向,不利于个人事业发展。

  在杨德龙看来,“背靠内地、面向世界”是香港的独特优势,对即将步入社会的年轻人而言,这意味着拥有多个面向的事业规划前景。“将来无论在内地、回港,还是到海外就业,内地的实习经历都很有帮助。”

  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意识到,香港的未来离不开内地的发展,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当前,内地经济正在转型升级,大批新兴行业蓬勃发展,创新创业方兴未艾,这为香港青年提供了施展才华的大好舞台。

  对不少“北上”的香港青年来说,毗邻香港的珠三角城市群正成为日益重要的“创业基地”。8月,立足前海自贸片区的创业孵化机构“深港青年梦工场”联合深港两地创业圈的伙伴,共同发起成立前海“梦想+”深港创投联盟、前海深港创客联盟、前海深港创新创业媒体联盟,形成一个全新的深港青年创新创业生态圈。

  在火热的市场氛围推动下,前海也成为交流季中香港青年的参访“热点”。7月底的一天就有超过400名香港青年来到梦工场参观、考察。前海深港青年事务专业咨询委员会委员、香港雅文教育集团执行董事关俊华认为,前海的深港合作已常态化,“在香港青年中的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越来越多的香港青年通过暑期交流实践,深入了解和认识内地,也更清楚地体认到,只有“背靠祖国、面向世界”,结合香港学生在语言能力、国际视野等方面的优势,未来才能在职场中取得更大发展。

  今年频频在内地出席青年交流实习活动的香港特区政府民政事务局局长刘江华指出,支持各机构所办的暑期实习计划,让香港青年了解内地的就业环境和发展空间,更让他们开阔视野,将继续推行香港青年内地实习资助计划,为加强两地交流创造广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