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引发思考 算不算“啃老”
作者:admin 来源:新民晚报 日期:2016-10-17 浏览

  工资少上班苦,不如歇着爸妈养?

  ——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引发思考

  核心提示

  “3000多元工资,每天朝九晚五,太累,不如回家做房东。”时下有些大学毕业生,因为担心工作辛苦、专业不对口,选择“慢就业”。他们旅游、出国或者干脆宅在家,经济上继续依靠父母。

  相关调查显示,最近5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加。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力资源,到了应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如果把“慢就业”作为逃避的借口,就值得警惕了。

  9月底,沪上高校2016届毕业生就业季基本上画上了句号。各高校都拿出了一份不错的成绩单,97%、98%的就业率大多不在话下。上海市教委截至6月底的最新统计,上海高校2016届毕业生签约率就达到73.36%,较去年同期高出2.02个百分点,这是近几年来签约率的一个最高点。然而,一些高校就业中心负责人透露,其实学校毕业生就业率仍有提升空间,岗位仍然充裕,但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却选择了回家“待业”。90后高校毕业中出现了“慢就业一族”,数量每年呈增长之势。

  “慢就业”的95后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

  在松江大学园区、奉贤大学城,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位“慢就业一族”。小王同学毕业于某高校园林专业,找工作的时候发现机会不少,可父母竟然不希望她前去就业,“妈妈说了,3000多元的工资,每天朝九晚五太累,还不如回家做房东。”

  小季同学毕业于某高校语言类专业,她已经下决心走出国留学这条路,打算去美国学自己喜欢的传媒专业,放弃了一份文化公司的职位。某高校商科专业毕业的学生小毕,同样选择了“慢就业”——毕业后决定先去祖国的大好河山走一圈。

  通过对比2010至2014届大学毕业生中未就业人群分布比例,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发现:最近5年,毕业半年后仍未就业的大学生比例逐渐增长,“慢就业”现象越来越突出。腾讯QQ浏览器最新发布一份毕业季大数据报告,52%的95后选择找一份稳定工作,但剩下48%的人选择回避就业。也许大城市对毕业生的包容性更大,选择“不就业”的95后大多集中在一线城市,其中北京比例最高,其次是上海,杭州排到第三,第四、第五分别是广州和重庆。

  一份调查显示,毕业生选择“慢就业”最主要的原因是“找不到满意的工作”,有57.7%的受访者选择;其次是受访者希望能够“理性寻找发展方向,不愿意在没有找到方向前被具体工作束缚”;第三是“准备自己创业”。另外,“要考研”“想做自由职业者”等理由也位居前列。

  部分社会舆论对“慢就业”采取宽容态度

  有意思的是,近期媒体及公众舆论对这一现象采取了宽容的态度。国家职业指导师蒋玉芬认为,“慢就业”折射出大学生一些新的就业观。过去的70后和80后大学毕业生,一般都有着较大的经济压力,毕业后需要马上工作,才能实现在大城市买房结婚、扎根落户的愿望。而现在的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优越,所以他们对于工作赚钱显得不那么急迫。他们按照自己想要的轨迹去生活,只要不做啃老族,不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社会也不宜对他们的做法过多苛责。

  还有社会学者提出,对待“慢就业”不该急着否定。让情感和身体有一定释放的时间和空间无可厚非,而为未来发展厘清头绪、打好基础,更是换一种方式应对挑战。

  某报的一篇评论中则这样说:“‘慢就业’的出现,是对大学生就业盲从现象的某种矫正。‘慢就业’虽然表现在就业速度上慢了一点,但实质并不是不就业,或者无原则地推迟就业,而是在就业之前更加理性地评判自己、更加科学地规划未来……这是好事。”

  绝大多数“慢就业”本质是“啃老”

  社会当真该宽容甚至倡导“慢就业”吗?记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学生之所以选择“待业”,基础是因为“家里不缺那点钱”——“有6套房子的人,哪有动力考研、找工作啊?”北京的一名“慢就业”毕业生,道出了不愿意就业的真相。眼下,像这种不缺钱花、就业动力不足的毕业生不在少数,已经成为“慢就业”人群的主体。还有些学生因为家庭条件不错,父母有着复杂的关系网,宁愿持观望态度,等着家里安排工作,而不是自己去就业市场闯荡。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一名学生处的负责人明确指出,显然,绝大多数所谓的“慢就业一族”,其实就是“啃老族”的代名词,所谓的“释放个性”“自我意识增强”实质是取决于家人的财富,所以,“慢就业”不应宽容、不值得鼓励。

  市教委学生处副处长李长治指出,目前的大学生就业是在产业结构调整、大型国企不断减员的背景下完成的。在传统国企、央企及跨国公司减少用人需求的同时,中小企业登陆大学生就业市场的数量增长迅猛,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按传统专业方向寻找工作已经不可能,可以说,“专业不对口”是常态,以“专业不对口”推迟就业,不能成为充足的理由。

  李长治同时认为,“盲目就业”的提法也不正确。学生走出校门,找到任何一份第一个工作都是迈入社会的起点,都可以积累社会经验。就业不可能一步到位,现在部分学生“嫌收入低”“嫌工作累”“嫌工作没兴趣”而放弃就业,这种所谓“慢就业”的做法,其实是错误的,相反,学生应进一步转变观念,不挑不拣,才是正确的择业观。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慢就业”的盛行,与当下社会氛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在美国的时候,记者曾遇到一名弗吉尼亚大学的毕业生迈克,因为没有寻找到与专业相应的工作,他就安心当上了一名校车司机。迈克说,“18岁以后是不可能靠父母的,自己工作,自己还贷款。”

  在美国,也很少听到“啃老”的说法,因为要征收巨额的遗产税,通常高达50%,年轻人不可能依靠父母“慢就业”。而在英国等欧洲国家,遗产税税率高达80%,同时又征收高额的房产税,更不可能出现“不就业、宁做房东”的“啃老族”。

  国外大学生刚毕业时也有“间隔年”的情况,尤其是部分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好的毕业生,通常先做一段时间义工或者旅行,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与我国当前的“慢就业”现象不同,别人靠的仍然是自己的能力,而在当下中国,“慢就业”人群中,躲避吃苦、依靠父母是主流。

  专家指出,大学毕业生是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已经到了应该承担家庭和社会责任的年龄,如果把“慢就业”当作逃避竞争、不敢直面社会压力的借口,那就值得警惕了。本报记者 张炯强

  漫说“慢就业”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常常会看到不同的新闻里“数字打架”。比如,每一年,我们都说是“大学毕业最难就业季”,可是,到后来有的高校总是说就业率高达八九成云云。这几天,另一条新闻里的数字,又惊到了我——说是调查显示,有多达48%的95后选择不就业!连人民日报微信公号都转发了这条新闻,由不得你不信。

  其实,随随便便发几份问卷或是在微信上弄个网友投票,得出来的数字,是当不得真的。近一半的95后大学生选择不就业?想想就不可能么。还是本报记者报道中的名词更科学些——“慢就业”。

  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多数人是宽容以待,也有人不以为然。要判定一件事的是非,先要弄清这件事的原委。大学生选择“慢就业”,他们意欲何为?从调查看,他们大多数的选择有三:继续升造、创业、间隔年(即就业前先作一次长途旅行)。孩子们作这样的选择,好像无可厚非;选择创业更应鼓励。至于真的不愿意上班,躺在家里吃房租,甚至啃老,毕竟是极少数了。

  就业,慢些无所谓,但是,啃老不可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