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做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五到位”
——2017届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网络视频会议发言摘登
大力引导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参军入伍
河南省教育厅厅长 朱清孟
近年来,河南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决策部署,以完善和落实政策为引领,大力引导和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就业和参军入伍,取得了扎实成效。
一、突出“三项重点”,积极引导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是强化政策保障,激励基层就业。为调动毕业生到基层就业的积极性,我省出台一系列政策措施。将特岗教师设岗数在国家计划基础上增加1.5倍,累计招录毕业生8.97万名,投入经费43亿元。对服务基层毕业生,先后两次提高生活补贴,增加额度达1400元。服务期满后实行公务员、事业单位专门设岗定向招录。对到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就业的毕业生,实施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仅2016年就投入资金3500万元,惠及4322名毕业生。二是创新培养机制,引领基层就业。将毕业生就业状况与招生计划、高校经费拨款挂钩,成立第三方评价机构,构建就业评价反馈机制,倒逼人才培养机制创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引导高校增强服务意识,主动适应基层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动态调整学科结构与专业设置。立足河南农业大省实际,2008年在河南农业大学成立“河南省农村管理学院”,在其他具备条件的院校开设农业经济管理、作物生产技术等涉农专业。实施“小学全科教师”“农村订单定向医学生”免费培养计划,通过订单定向培养的方式,为基层培养急需专门人才。三是开发新型项目,带动基层就业。先后实施选调生、农技特岗、志愿服务贫困县等项目。去年又启动了医学院校毕业生特招计划、全科医生特岗计划。今年通过政府购买方式,开发基层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岗位。目前我省共实施十大基层项目,每年吸引近20万名毕业生报名,带动大批毕业生到基层和小微企业就业。
二、强化“五个到位”,深入推进大学生征兵工作。2009年以来,我省共选征入伍大学生9.5万人。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省委、省政府将大学生征兵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两次出台意见,专题安排部署。省政府和省军区每年进行一次考评,每三年进行一次表彰。省教育厅与省军区密切配合,建立了联席会议和联合办公制度。在征兵季建立大学生征兵工作日报制度,实时监测征兵动态。各高校把征兵工作作为重要任务,80%以上高校成立了武装部,征兵工作站数量实现全省高校全覆盖。二是政策保障到位。先后出台《各级各类院校征兵工作实施办法》《河南省征兵工作条例》,明确高校武装部的建设标准,按照实际入伍1名大学生补贴500元的标准安排高校征兵工作经费。对入伍大学生一次性发放5000元奖励金,学费补偿代偿经费由省财政在学生入伍前先行垫付,今年有6200名学生获得学费补偿代偿资金7069万元。三是目标牵引到位。我省规定高校适龄男青年兵役登记率必须达到100%,按照在校男大学生人数比例明确征集任务,并将其与就业评优评先和招生计划调整挂钩。四是教育动员到位。把兵役法规政策学习纳入教学计划,计入学分管理。加强军地互动,推动高校与驻军部队结对子,组织学生走进军营过“军事日”。广泛开展“政策咨询周”“宣传月”等活动,使征兵宣传不留死角。五是后续服务到位。通过公务员定向招录、事业单位招考加分、专场招聘等方式畅通退役大学生就业绿色通道。通过研究生专项计划、普通本科免试入读、免修学分等方式为退役大学生升学复学搭建平台,形成征与用的良性循环。
坚持“三个突出”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
陕西省教育厅厅长 王建利
陕西作为传统的高等教育基地,高校数量多,毕业生总量大,2016年达到35.6万人。作为西部省份,面对经济下行和毕业生总量持续攀升的双重压力,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教育部要求,全面加强指导服务,聚焦就业重点难点,初次就业率连续6年超过88%。主要做法有:
一、在方法上突出“精准”要求。省上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创业,专门下发《关于做好“十三五”期间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意见》,明确把精准化指导服务作为促进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抓手。一是健全机制保障就业。落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构、人员、场地、经费”四到位要求,明确按毕业生1∶500配备专职人员,按学费总额1%设立就业创业工作经费,将指导教师职称评聘纳入人文社科类专业序列。二是立足战略拓展就业。围绕“一带一路”战略,拓展就业岗位,开展精准招聘,举办全国就业网络联盟“一带一路”大型招聘会,来自全国27个省份的375家单位提供了1.2万余个就业岗位。三是名校引领带动就业。通过经费奖补等方式,动员高水平大学牵头,与其他高校联合举办各类主题招聘活动近20场,吸引用人单位4000余家,提供岗位约8万个。四是依托网络促进就业。充分利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为毕业生提供视频招聘、远程招聘和信息精准推送等服务,推动高校实现网上签约。五是创新形式服务就业。举办简历大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和大学生就业创业节等活动,为学生就业创业搭建平台、提供指导、营造氛围。
二、在对象上突出困难群体。困难群体就业关系个人成长和家庭幸福,关系社会和谐稳定,是就业的重点、也是难点。一是工作机制到位。完善“一对一”帮扶机制,重点是将家庭经济困难,特别是建档立卡和零就业家庭毕业生纳入教育扶贫范围,优先指导、优先推荐、优先服务,实现精准帮扶全覆盖。二是政策保障到位。加大政策保障力度,2016年向2.6万余名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2600余万元,较2015年翻了近两番。设立专项资金,引导高校每年为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提供6000余个校内见习岗位。三是具体措施到位。将符合条件的毕业生,作为参军入伍、基层项目和援疆公务员的优先选拔对象,推动高校设立专项帮扶经费,困难群体毕业生就业率高于平均就业率近2个百分点。
三、在路径上突出基层导向。坚持把基层作为吸纳毕业生就业的大空间、大方向,通过教育引导、政策激励、服务支撑,鼓励毕业生到基层就业。一方面,会同有关部门全面落实中小微企业吸纳毕业生的社保、培训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政策;高校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中小企业进校园开展招聘;与民营企业开展订单培养、顶岗实习。2016年,到中小微企业就业的毕业生18.5万人,占已就业人数的59%。另一方面,落实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政策,实施中央和省级7个基层项目,开发公益性岗位,引导毕业生到艰苦地区就业创业。2016年,到县及县以下单位就业的有4.4万人,同比增长22.5%。
2017年我省高校毕业生总量仍处于高位,形势依然严峻,任务极其艰巨。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聚焦习近平总书记对陕西的“追赶超越”定位,抓住机遇,扎实工作,以更有力的措施、更优质的服务,全力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更好创业,力争工作迈上新台阶。
服务国家战略 向重点行业和领域输送优秀毕业生
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陈旭
近年来,清华大学毕业生到重点行业、领域和地区就业创业的比例由2003年的32%提高到近五年的约70%,京外就业比例近四年均超过50%并逐年增长。
一、完善工作体系,把就业引导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一是加强工作机制建设。学校早在2005年就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就业工作,向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输送优秀毕业生的意见》,2014年《清华大学综合改革方案》提出要推进“充分选择上的重点引导”。在学校和院系两个层面成立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形成密切配合的校院系两级工作机制。二是推进精细化就业创业服务。构建丰富立体的职业辅导体系,综合运用课程、咨询、教练、朋辈教育等方式指导学生择业创业、成才报国。实施多元化的学生职业发展支持项目,满足毕业生的个性发展需求。三是推动全员参与就业引导。支持院系成立“职业发展指导委员会”,鼓励一线教师把就业引导融入到知识传授和研究指导的全过程。一大批毕业生在导师的引导下选择到本领域的重点单位和关键岗位就业。
二、强化价值引领,把择业观教育贯穿于学生培养全过程。一是持续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以“爱国、成才、奉献”为主线,先后开展了“我伴祖国共辉煌”“行健新百年,共筑中国梦”等8轮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成立学生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连续两年邀请基层干部进校园,举办基层发展论坛。二是完善奖励办法和宣传工作。2006年起设立“启航奖”,奖励做出到西部、基层等有方向性意义就业选择的毕业生,累计投入700万元奖励千余人。学校广泛宣传获奖毕业生及优秀校友事迹,大力倡导“祖国至上、人民为先、事业为重”的择业观。机械系2009届毕业生隋少春赴中航成飞公司工作,参与歼20研制生产;机械系2016届毕业生刘翘楚也因此选择成飞。三是充分发挥就业实践的导向作用。学校实施专项计划,组织学生参加就业实践,引导毕业生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主动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单位。截至2016年,建立校级实践基地200余个,每年超3000人次参与就业实践。
三、创新输送机制,支持毕业生“留得下、干得好”。一是将人才输送与校地合作紧密结合。贯彻国家区域协同发展战略,把人才输送列入校地战略合作框架基本内容,主动适配各地人才需求,优化毕业生地域和行业分布。二是持续开展定向选调工作。2009年至今,学校陆续与24个省区市组织部门合作开展定向选调工作,引导优秀毕业生到基层公共部门工作。今年赴基层公共部门工作毕业生达220人,是2008年的14倍。三是做好对毕业生的持续关心。学校坚持对做出有方向性意义就业选择的毕业生“扶上马,送一程,关心一生”。2016年暑期,学校领导带队走访了11个省市自治区,送选调生到岗。学校积极调动科技文化资源,多方筹措经费,为基层工作毕业生提供支持帮助。
构建培养新模式 培育“双创”新人才
广东工业大学党委书记 苏一凡
广东工业大学紧紧把握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标志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机遇,切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双创”人才培养质量,积极主动服务地方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等荣誉。2015年,我校承办全国第十四届“挑战杯”赛事,获得全国高校团体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
第一,改革培养模式,厚植“双创”沃土。我校努力走以工为主,与产业深度融合,极具创造活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建设之路。一是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知识探究、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加强“双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努力把学生培养成“科技拓路人、行业带头人、产业领军人、创业开拓者”。二是突出学科交叉融合,与香港科技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等单位联合创办的粤港机器人学院,是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的一次创新探索,每年从全校6个理工类专业中选拔80余名学生,组建成班,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三是突出一个专业多套培养方案,依托优势学科、科技龙头企业、协同平台,开设了创新班、科技金融班、卓越工程师班等,培养多样性“双创”人才。
第二,强化实践环节,拓展“双创”空间。一是创设协同育人平台。我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协同共建了多个重大协同育人平台,如佛山数控装备研究院、东莞华南设计创新院等,都是亿元级的平台,一方面进行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社会服务,另一方面为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提供了重要支撑。二是开展校企融合办学。先后与美的、科龙、海信等160多家知名企业开办校企联合班,如与广州飞机维修工程有限公司联合开办的飞机维修班,针对企业需求,进行订单式、多样性、个性化培养,毕业后,近80%的学生被企业留用。三是打造创新创业空间。我校拿出近2万平方米的场地,建立了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和两岸四地大学生创客空间,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2016年就有200多支团队进驻,成功注册企业63家。我校艺术设计学院毕业生林远志的创业团队以“脸萌”设计而在全国网络爆红,“飞鱼”无人机团队凭自主技术创新获全国“互联网+”大赛银奖,激发了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投身到追求创业梦想的时代潮流中。
第三,提升服务水平,推动“双创”升级。一是注重加强政策扶持。学校为入驻创新创业基地的团队提供水电、场地、咨询、培训等“六免”政策;为鼓励学生创新创业出台了创新学分与课程学分互换的政策,并允许学生休学创业。二是设立创新创业基金。学校每年自身投入超过1000万元,同时吸引社会投资机构在校设立基金超过1亿元。三是注重创业带动就业。我校毕业三年内的学生创立企业或团队近400个,其中70%为科技型企业,带动了毕业生近3000人就业。政法学院毕业生蔡延青以创办跨界创新社区入选“福布斯2015年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带动200多人就业,创办的“一起开工社区”被评为国家级众创空间。
探索校企合作新路径 提升就业创业硬实力
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王章华
近年来,湖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交通行业,对接品牌企业,走出了一条校企合作的新路子。毕业生就业率达92%以上,“订单”专业就业率100%,先后获得了首批“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湖南省就业创业示范校”,连续四次获得“湖南省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督查优秀单位”称号。
一、坚持就业导向,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学校坚持就业导向,积极跟踪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构建了交通土建技术、汽车技术服务、智能交通技术、交通运输服务4个重点交通特色专业群。同时,持续实施“三随三调”的专业发展动态调整机制。即:随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招生规模,随用人标准变化调整人才培养规格,随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变化调整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建立并实施招生——培养——就业联动机制,让就业倒逼招生,在专业设置、招生计划调整、经费安排与就业状况适度挂钩方面的举措成效明显,对就业率连续三年低于本校平均就业率或低于全省本专业平均就业率的专业,缩减招生计划和培养规模,修改专业方向或予以撤销。今年学校将原有35个专业调整为28个,形成了以交通为特色的专业体系。
二、坚持产教融合,实现校企互通互融。学校瞄准企业生产实际,借助上海大众、智能物流产业园等大批知名企业和重点项目,通过“校中厂”,把企业引入校园、产品引入实训、工程师引入课堂;通过“厂中校”,让教师进入车间、学生进入工段、教学进入现场。一是校企信息互通互融。建立毕业生求职资料库及用人单位信息库,搭建校企合作一站式网络平台,加强与各地区、各行业、各机构的交流合作。二是校企人员互通互融。学校实施“百名教师下企业”项目,跟踪行业企业新技术、新工艺,反馈到课堂教学中。持续开展“百名技师进课堂”项目,促进校企合作育人。三是校企设备互通互融,打造校企共同体。四是培养标准互通互融。进一步推动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资格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的“五个对接”。学校充分利用校企互融的办学优势,依托交通运输职教集团,与世界500强及业内领军企业建立了良好的用工合作关系。
三、坚持质量为上,强化技能培养实效。学校立足区域经济,根据不同专业大类的人才培养特点,独创“秋去春回、工学交替”和“五共”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计划共同协商、教育资源共同享用、教学质量共同监控、学生管理共同参与、学生就业共同跟踪。学校连续多年发布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引入第三方评价,加强对在校生、毕业生、用人单位、就业市场跟踪调研。近5年,我校学生参加全国和省级各类技能竞赛获得奖项200余项。
今后,学校将按照教育部的部署要求,进一步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把教学、生产、服务、应用有机结合起来,实现校企合作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协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稳步提升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