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日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指出,中国性别工资差距正在不断扩大。相比之下,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较小。
看到绿皮书的内容,估计部分社会民众会齐刷刷将矛头指向男女平等问题,不可否认,一定程度上存在的男女不平等思维会造成性别工资差距,但这并不是主因。那么,为何会出现性别工资差距呢?
笔者认为,有几个方面的因素要引起注意。首先咱们对比男女薪酬时,要考虑一下男女体能的差别,同样在一个企业工作或者同一岗位时,比如工厂生产线、体力活偏重一点儿的,从计件的角度来说,男性员工效率会更高一些,就可能会产生的效益多一些,挣的工资也会相对高一些。
其次,我们应该考虑一下女性特殊性。就拿当前国家放开的二胎政策来说,立马出现了部分单位对于女性的各种强制性要求,比如拿号生育、不按规定生育就辞退等等,从侧面可以看出女性有沉重的生育负担、家庭负担。有关调查发现,哺乳期内女工两年所创利润仅为同年龄、同工种、同级别男性的三分之二。
再者,有调查研究显示,女性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的研究明显滞后,尤其是在密集的数学运算中更是如此。而在美国,只有不到四分之一的女性在这些领域工作。这也说明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些高、尖、端的领域女性工作人数是极少的。众所周知,在这些领域工作的人员待遇应该属于社会薪酬的塔顶。
这些因素的存在,自然就会影响到性别工资的差距,更会在无形中加剧女性就业的难度,因为企业对女性的期望值在降低,自然投入的成本也会降低,而国有部门性别工资差距较小恰恰从侧面佐证了这些问题的结症所在。
从调查中不难看出,在最近的十多年时间里,无论是哪个时期进入职场的高学历女性,其与同等条件下的男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均呈扩大趋势。而这正是因为技术革新改变商业模式和劳动力市场所带来的变化,女性传统职业在逐渐减少,工作时间也被缩短,工资收入自然也就呈下降趋势。
因此,女性与男性之间的工资差距并没有随着时代的进步而不断改善的现状,折射出来的恰恰是女性就业越趋艰难的焦虑,应该引发社会层面的深思。除了法律层面的男女平等,更应该呼吁从政策层面解决好女性在政治、经济、颐养天年方面的地位和待遇,毕竟生育是女性对人类的最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