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非法劳务市场隐患暗藏 整治行动亟待深入
作者:admin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19-07-18 浏览

  保安、包装工、建筑小工……不需要太高技术含量,也不用接受培训就能直接上岗。不缴纳社会保险、不签订劳动合同,一辆车直接“拉”走,务工人员合法权益实难保证。在城市里,很多外来务工人员热衷聚集在街边“趴活儿”,非法劳务市场也由此形成。

  近日,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整治非法劳务市场的“大马行动”再次引发关注。外来务工人员为何热衷“趴活儿”,非法劳务市场暗藏哪些隐患,记者进行了采访调查。

  等待一份只属于今天的工作

  7月13日清晨5时,记者来到位于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商业街附近的一处马路市场,现场人头攒动,数百名外来务工人员聚集在这里,期盼、等待着只属于今天的工作。

  马驹桥商业街位于北京市南五环外,被电子厂、汽修厂、服装厂等工厂环绕,周边用工需求较大,同时远离市中心,生活成本相对较低。因此,马驹桥吸引了众多外来务工人员,并渐渐发展为自发的“日结工”聚集地之一。

  在北京市,类似的“马路市场”还有不少。记者梳理发现,丰台区六里桥、昌平区小北哨村、顺义区高丽营镇等地,都曾有众多外来务工人员为找工作而聚集。

  记者了解到,在这种自发形成的劳务市场上,所谓“日结工”实为非法招工。很多招工单位不面试、不体检,不为务工人员缴纳社会保险,也不签订劳动合同,只开辆“金杯车”就把人直接“拉”走干活。此外,大量劳务人员的聚集也滋生了劳务“黑中介”,侵害务工人员的合法权益。

  在马驹桥商业街,非法劳务市场的存在也引发了治安秩序混乱、违法建设突出、刑事案件高发等问题。对此,从4月底开始,北京市通州区政法委牵头、属地政府配合开展为期6个月的专项清理整治。此外,马驹桥镇还计划成立正规的劳务市场,满足区域招工所需。

  据悉,随着近几年的产业迁移和相关部门对非法劳务市场的整治,北京外来务工人员聚集“趴活儿”的现象已有所减少,但并未杜绝。

  当天,记者在现场看到,一辆试图招工的面包车刚停在十字路口旁,务工人员就一拥而上,趴在车窗上打听。附近的执法人员随即到达现场维持秩序,经过疏散后,面包车驶离,觅活的人也四处走开。但记者发现,现场很多务工人员的手机里,五花八门的微信群还在发布着各种招工的信息。

  “先干临时工,再慢慢找长期工干”

  “以前做长期工得白班夜班倒着干,身体实在吃不消。听说这里挺多活儿的,就先来看看。”27岁的张伟来自山西,他刚到马驹桥没几天,已经在附近租下房子了。“想先干临时工,再慢慢找长期工干。”

  在这里,和张伟一样“趴活儿”的年轻人并不少——没读过太多书就来北京,印刷厂、电子零件厂等工厂都干过。对于流水线作业和昼夜颠倒的工作,他们尽管有些厌倦,但似乎已经习以为常。

  “好多年没读过书了,现在学东西就有点困难了,找来找去还是厂子里的那些活。我有同学以前也不好好学习,后来学了编程,还挣得挺多的。”张伟的话语间透露着迷茫和羡慕。

  “活儿在哪儿?”夏天的清晨,不到6点天早已全亮,在马驹桥商业街,大家因为共同的目的熟络起来。来得久的务工人员手里甚至还有很多资源,不合适自己的就介绍给周围的人。

  “保底3000元、管吃……综合5000~6000元。”记者走访发现,和别的商业街琳琅满目的销售门店不同,写满招工大字的招工牌在马驹桥商业街处处都是。其中,保安、包装工、建筑小工、快递分拣员等技术含量较低、不需要过多培训就能直接上岗的工作是“日结工”的主要工种。

  记者采访发现,与张伟这样的年轻人不同,一些年龄偏大的务工人员更在意是否能在当天就找到工作。对他们来说,“日结”的工作就是明天的生计。

  “年纪大了,长期的工作就不好找了。厂里招工一般都会限制在40岁以下,以后我只能去饭店打工或者去做清洁工。”7月13日,40多岁的葛大姐接到了一份制卡的工作,一天110元,管一顿午饭。葛大姐的丈夫同样在马驹桥“趴活儿”,夫妻俩在附近租房居住,每月房租700元。

  “工作不好找,年龄越大越不好找。”一位在路边“趴活儿”的务工者对记者说。当天早上,他未找到工作,准备回家休息。“有保安的活儿记得叫我啊。”在回家的路上,这名务工者仍在朝认识的工友喊着。

  没有保障是最担忧的事

  “我们这些人就是工厂的‘候补队员’,他们有急活或正式员工不想干的活都会找我们来干。”已在马驹桥“稳定”下来了的徐峰对记者说,没有保障是他最担忧的事。“说的是150元,但最后拿到多少钱还不一定;说是干到5点半,但活没干完就不能走,干完才能拿到钱啊!”

  “现在工资越来越低,中介‘扒’完后剩不了多少。”在徐峰看来,临时的工作虽然收入不高也没有保障,但胜在求职灵活、时间自由,“找不到活儿的时候就当休息了。”

  8时30分,很多人的一天才刚刚开始,但马驹桥商业街“趴活儿”的务工人群已经慢慢散去。对于“马路市场”来说,一天中的招工“高峰期”已经结束了,没有找到工作的人只能明天再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趴活儿”的外来务工人员文化层次较低,只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聚集在非法劳务市场找工作,对正规招工渠道和法定劳动权益不甚了解。此外,正规招工渠道或中介需要务工人员提供或办理健康证、居住证等证件,还有面试、体检等环节,很多务工人员“嫌麻烦”,觉得求职流程复杂、时间长而不愿意去。

  “严厉打击黑中介 规范人力资源市场”“坚决取缔非法劳务市场”……街上红底白字的宣传标语非常醒目。据悉,近几年来,马驹桥商业街常常聚集成百上千的劳务人员,非法招工引发了不少纠纷和社会矛盾。

  相关人士表示,对非法劳务市场和黑中介的打击管理涉及公安、工商等多个部门,单一的行政部门无法完成整治行动,这也导致以往的整治行动容易“按下葫芦浮起瓢”。

  专家表示,非法劳务市场的存在证明城市有劳动力的需求,相关部门应建立并加大宣传正规且运转高效的劳务市场,让外来务工人员通过便捷、合法的渠道也能够找到工作。外来务工人员也应重视自身权益,通过正规渠道找工作,同时要签订劳动合同,以免上当受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