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等6部门规范校外线上培训
每课不超40分钟 收费禁超3个月
近日,教育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广电总局、全国扫黄打非办等6部门发布《关于规范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这也是国家层面首个面向校外线上培训的实施意见。7月15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意见》进行解读。
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指出,规范校外线上培训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既要坚决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减轻学生过重课外负担,又要适应“互联网+教育”战略,对新兴业态采取积极审慎的态度,通过规范更好地促进其持续健康有序发展。
《实施意见》明确,2019年12月底前完成对全国校外线上培训及机构的备案排查;2020年12月底前基本建立全国统一、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监管体系,基本形成政府科学监管、培训有序开展、学生自主选择的格局。
《实施意见》提出的措施主要包括实施备案审查制度、开展排查整改和健全监管机制等三个方面。其中,在培训内容方面,学科类课程培训内容不得超出相应的国家课程标准;在培训时长方面,要求每节课持续时间不得超过40分钟,课程间隔不少于10分钟,面向境内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直播类培训活动结束时间不得晚于21点;在培训人员方面,要求培训机构具有完善的招聘、审查、管理培训人员的办法,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人员应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应教师资格。此外,线上培训不得收取超过60课时或3个月的费用,提供格式合同,降低群众消费风险。
吕玉刚指出,下一步,教育部将继续加大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的力度,需要做好两个规范:一是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招生入学秩序,坚决剪断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与校外培训挂钩的行为。二是对超标超前培训制定认定办法,对违规的培训机构要加大处罚力度。
如何缓解家长送孩子去培训机构的压力?吕玉刚讲到:一是提高中小学校的教学质量,让学生在学校学得更好、学得更足,不至于在学校里解决不了学习的问题,还要到校外去搞补偿性培训。二是提高学校课后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继续提高课后服务的有效性、针对性,真正解决好学生学习上的一些问题,充分利用课后服务的渠道。
吕玉刚提到,同时也要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确定孩子的成长目标,防止盲目地攀比、争相到校外培训机构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