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品质需求提升,“舌尖安全”该如何发力?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0-11-24 浏览

  11月20日,北京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举办“后疫情时代食品安全消费”研讨会,探讨后疫情时代的食品安全消费与消费信心重建等问题。与会专家表示,在后疫情时代,复工复产是当务之急,但复工复产不能放松对疫情的防控,更不能忽视食品安全问题。


  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2020年1月1日至11月15日,全网共监测到有关食品安全方面的舆情信息270多万条。舆情数据显示,2020年食品安全消费舆情信息主要集中在食品抽检结果、禁食野生动物、冷链食品风险、食品安全消费提示、自制食品问题、野生食品中毒、代糖代餐食品谎言以及其他食品安全问题等8个方面。


  有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受访者最希望了解食品消费常识和辨别知识,最希望食品企业严格出厂检测,监管部门加强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同时,希望提高食品准入资格,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秘书长杨晓军在会上指出,后疫情时代,人们对于健康的追求越发迫切,对于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食品安全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必须引起足够重视,尤其是要压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有关食品企业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等要求,确保生产经营过程合法合规。积极引入先进食品生产技术和检测方法,提高生产环节的质量控制。严格食品出厂检测及认证工作,防止不合格食品流入市场。依法建立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确保记录真实完整,确保产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此外,还应明确主要负责人责任,严格要求主要负责人依据有关政策,规范企业员工行为。”杨晓军说。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教授孙颖表示,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消费的观念、倾向、需求等都发生了一定变化,消费者消费更加理性,对品质也有更高的要求。企业作为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应把责任落实到位,不断强化自身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使消费者消费得更加安全放心。此外,食品安全是监管部门的监督、消费者的要求与监督、消费者协会等多方参与的结果,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中国消费者协会副秘书长栗元广建议从5个方面保障食品安全,包括深刻认识食品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压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严厉打击食品安全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开展食品科普和辟谣宣传工作、共同营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等。


  “在食品安全监管上,要秉承落实政府责任,加强部门联动,推动行业自律,增强社会监督的理念,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食品安全格局。”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食品市场安全监督管理处副处长李洋说。


  北京市东城区市场监管局接诉即办负责人万海龙表示,对于食品安全监管,该局开展了“你点我检”工作。在今年,利用研发的大数据平台纳入了区里96个学校食堂、54个托幼机构平台,覆盖17个街道、33个商超农贸市场、200家便利店、400家餐饮单位。对米面油、奶制品、蔬菜、水果等食品,进行定期检测,确保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外卖已成为很多市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然而外卖的食品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市场监管总局网监司副司长张道阳表示;“面对各种新经济业态,我们确实应该坚持包容审慎的态度,但包容审慎有两个底线:一个是包容审慎不能损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另一个是包容审慎不能扰乱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谁触犯了这两个底线,都会受到监管部门的严厉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