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用职业技能为康养产业注入发展动能
来源:工人日报 日期:2020-12-14 浏览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十四五”规划也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这体现了国家治理理念与国家发展目标的升华,也意味着“康养产业”将成为提升我国整体健康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带动社会进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我国康养服务业作为康养产业的核心领域,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人才是最核心的生产要素,健康照护、养老护理、家政服务、婴幼儿照护等康养服务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康养产业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高。培养建设高素质康养服务人才队伍是确保康养服务业可持续、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但目前,该领域仍面临一些问题,如全社会康养服务从业人员总体供不应求,人才数量缺口大,养老护理员、育婴员、保育员等数量不足且呈现季节性短缺。尽管康养服务行业人才需求旺盛,但同时还存在着由于部分从业人员缺乏职业归属感和职业素养而导致的从业意愿低、流动性大等问题。供给结构不平衡,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因技能水平偏低而限制专业化服务供给质量,高端一线人才十分紧俏。


  针对上述现实问题,近日,人社部、民政部等部门共同发文,组织实施“康养职业技能培训计划”(以下简称“计划”),旨在全面提升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水平。“计划”明确了目标任务:2020年至2022年,培养培训各类康养服务人员500万人次以上,其中养老护理员200万人次以上;充分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实训基地,在全国建成10个以上国家级(康养)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加强职业标准、培训师资和教材建设,不断提升康养培训基础能力。为破解康养服务人才困局,“计划”出台了一整套“组合拳”。


  一方面,康养服务业的产业复合程度高,要建成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康养服务人才队伍,首先要从顶层设计着手建立康养服务人员培训制度。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协调职能,调动院校、企业、社会团体、职业培训机构、公共实训基地、养老服务机构、儿童福利机构等多元主体,按照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培训大纲和最新行业企业考核评价规范,聚焦职业能力提升,综合多专业领域内容,科学开发教学课程体系和开展培训,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人才培养标准与企业用人标准契合,为康养服务业提供高素质人力资源支撑。


  另一方面,康养服务人才的职业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尤其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带来新机遇和新变化,要充分发挥人才评价机制的指挥棒作用,紧扣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要求,开发康养服务新职业和相关职业技能标准。做好康养服务技能人才的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工作,坚持人人持证,畅通劳动者职业发展通道,帮助从业人员实现个人价值和建立职业归属感,在康养服务行业形成人人渴望成才、人人努力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打造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技能过硬的高素质康养服务人才队伍。


  另外,为增强康养从业人员职业荣誉感和吸引力,开展技能人才评选表彰,可适当向康养服务人员倾斜。鼓励市场主体建立从业人员薪酬待遇与职业技能等级和服务内容、时间、难易等挂钩的机制。大力开展康养服务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特别是贫困劳动力从事相关职业,对竞赛的优胜者,按照规定给予奖励,并晋升相应技能等级。健康照护师、养老护理员、家政服务员、育婴员、保育员等还将作为急需紧缺职业(工种),纳入职业技能提升行动,享受相应的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创业培训补贴以及职业技能鉴定补贴政策。


  (作者单位: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