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两周时间,大家将迎来2021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有媒体发现,工作满一年的小伙伴,若在五一小长假灵活“拼假”,可拥有11天的超长假期;此外,若选择在假期加班5天,获得的加班工资相当于平时工作11天!
但凡涉及节假日的话题总会引人关注,休假不够和休假质量不高,使得人们对假日有着异乎寻常的渴望。或因此,“拼假攻略”总会让人无限向往。诚然,将法定假日与带薪年假衔接,合并休假,由短变长,更符合充分休假的愿望,这也是“休假最大化”的一种“算法”,但未必具有普适性。
毕竟,休假与劳动密不可分,没有了劳动,相当于天天都在放假,谈休假没有实质意义。在休假与劳动的关联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公约数,既赋予劳动者便利,也让企业和用工者受到最小的影响,对于个体来说,更具现实意义。
一般来说,每个行业或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生产与服务有旺淡季之分,每个职工休假的取向也因人而异,有人是为了旅游、有人是为了探亲。让劳动者更充分合理地休假,离不开“忙里偷闲”的微观操作。一定意义来说,劳动者分时分段休假,更灵活、更易于操作,也更容易达到企业与劳动者利益的契合,落实的成本也更低。
也就是说,带薪年假与法定节假日的结合应用,更需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共同灵活安排,而非围着热点公共假期,一厢情愿地盘算。况且,提高休假质量的要义之一是避免扎堆休假,否则,好不容易能有时间休假和出游,到头来除了所到之处的人山人海,体验似乎并不美好。
弹性错峰休假,会让劳动者的休假质量更有保障。错峰有两重含义,一是尽可能错开公共假期;二是尽可能选择行业的淡季,寻求企业与员工的共同“算法”。比如,有的大学多年来坚持“春假+五一”8天长假模式,既不影响教学,也不影响社会秩序,还方便了职工、学生旅游休闲;有的民营企业推出了带薪探亲假,每年3次,每次6~8天,实现了企业与职工的双赢。
对于相关“拼假攻略”,一方面,劳动者应保持理性,避免“从众”,处理好工作与休假的关系;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应增强权益保障的意识,结合自身实际与职工协商,谋求更灵活、合理的休假制度和安排,实现职工休假与企业生产经营两不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