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会集中行动启动前,组建数据库内的平台企业不到800家。行动启动后,通过系统自动比对和基层自主申报,数据库内可搜索到的平台企业数量达到了1500家。这是记者近日在福建省福州市总工会开发的智慧组建服务系统内看到的统计结果。
这个组建系统将成为福州工会“寻觅”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的“利器”。福州市总工会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慷告诉记者,系统正式投入应用后,有望让更多的平台企业走出工会组建的“真空地带”,让平台企业不再是工会组建“隐秘的角落”。
“两张清单”盘清平台企业
“外卖配送员、网约车司机、货车司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随处可见,可寻找这些劳动者所属的平台企业却要花费不少工夫。”王慷介绍,平台头部企业往往在各地设有运营公司,这些运营公司的触角可以延伸到乡镇、街道、工业园区,关联企业多,劳动关系复杂。
按照传统的工会组建工作方法,仅仅依靠企业名称、人数、经营项目等基础信息,难以对平台企业进行有效识别。以一家知名平台企业在福清市的运营公司为例,在数据库内该企业的名称并未带有平台企业的标记,这家以“科技有限公司”名义进行工商登记的企业,在组建数据库内所登记的人员规模不足百人,却管理着该平台在福清区域的外卖业务和近千名外卖骑手的用工。“被隐匿”的企业用工信息成了工会推动平台企业建会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入会的障碍与壁垒。
为推动平台企业依法普遍建立工会,加大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权益保障力度,8月10日,福州市总出台了《关于切实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实施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实施强基固本工程,开展入会集中行动,梳理‘两张清单’盘清家底”。
福州市总要梳理的“两张清单”,第一张是“基数清单”。借助智慧组建服务系统,工会组建数据库与社保、税务、工商数据库实现了实时联动、数据共享。系统通过自动比对,筛选出全市营业额1000万元或社保缴纳人数25人以上的企业1.5万家,这些企业成了集中组建的“分母”。第二张清单是“任务清单”,福州市总对“基数清单”进行任务分解,推动镇街(园区)工会按网络化区域进行全网式排查。通过组织走访商圈、楼宇、物流园以及对比关联企业、行业协会调研等方式,工会干部重点对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集中的企业进行二次摸底,筛选出集中组建的“分子”,从而让平台企业能够从存有上万条企业基础信息的工会组建数据库中浮现出来。
绘制“组建路线图”
面对这些通过人机协作“捕获”的企业信息,福州市总绘制了多条“组建路线图”。
对新业态领域重点群体集中分布的未建会平台头部企业、龙头企业,福州市总实施“挂销号”管理制度,倒排组建“进度表”,安排专人专班全力推动企业单独建立基层工会委员会,企业未建会的不予“销号”。对“未销号”的企业,智慧组建服务系统将定期生成预警提示,并对相关责任人及责任部门进行系统通报。
针对实际用工人数少的“迷你型”平台企业,福州市总发挥镇街(园区)、村(居)工会作用,通过召开小微企业联席会议等形式,消除企业经营者疑虑,以商圈、楼宇、综合体、物流园等为主体,成立联合基层工会,兜底吸纳新就业形态领域小微企业加入工会组织。
同时,还将依托行业主管部门、协会、龙头企业的力量,建立覆盖货车司机、网约车司机、快递员、外卖配送员等重点群体的市、县两级行业工会联合会,并实施行业工会联合会专项经费保障制度。通过补助工作经费、安排干部蹲点挂职等方式,推动工会资源向工会联合会一端下沉,从而实现工会组织对平台企业的二次覆盖。
对不完全符合劳动关系条件、个人依托平台自主开展经营活动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福州市总将积极推动其加入工作地或居住地所在的区域性、行业性工会联合会、联合工会,享受工会服务。
“智慧组建服务系统让工会数据挖掘更有深度,组建服务更具精度,新就业形态职工入会更有温度。”福州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副主席林如长表示,目前,福州工会正借助智慧组建服务系统,开展新就业形态领域企业“百日采集”,力争在百日内完成摸底核查和信息采集工作,提供数据支撑。下一步,还将开展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指尖入会”行动,最大限度组织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加入工会,维护其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