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劳动报消息,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已达22万余人,规模稳居全国第一。
9月29日,记者从2021“留·在上海”全球留学人才及项目交流大会上了解到,为了更好提供针对性的服务,上海首发“上海海归300指数”(RISE300),勾勒出了在沪海归创业群体的三大特征。
总体数据显示,指数中的“城市环境”、“成长能力”、“发展相融”3个一级指标得分均在80分以上,体现出上海不断优化的城市创新创业整体生态、海归创业群体的较强竞争实力以及两者间的高匹配度和强亲和性。
上海成吸引海归“强磁场”
据了解,目前来沪工作和创业的留学人员达22万余人,其中“十三五”期间累计引进6.7万余人,比“十二五”期间增加了一倍多。
今年1至9月,上海累计引进留学人员超过2.2万人,与去年全年持平,他们当中既有应届毕业生,也有在海外拥有工作经历的中高级管理、技术人员,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其中,超过2000人毕业于哈佛、斯坦福、麻省理工、普林斯顿、牛津、剑桥、帝国理工等世界排名前10的名校,显示出上海对全球国际化人才的强劲吸引力。
此外,累计1.7万余名各类海外人才通过办理上海海外人才居住证(B证)享受到社保医保、子女教育、住房公积金等17项准“市民待遇”。“浦江人才计划”累计资助4437名优秀留学回国人员,资助总额近9亿元,其“第一桶金”的及时雨作用破解了留学人员回国创新创业初期遇到的资金短缺难题,帮助他们度过从国外到国内生活、科研的适应期,一大批受资助者已成长为院士、首席科学家、领军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等各行各业的佼佼者。上海累计设立了15家留学人员创业园,留学人员在沪创办企业5800余家,留创园对留学人员创业的平台支撑作用不断增强。
九成创业者是为了理想
在以城市软实力作为发展“加速器”的上海,这座城市与海归产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营造了怎样的共生系统呢?
记者从“上海海归300指数”中了解到,海归来沪创业者中,博士和硕士占比高达83.3%,其一大典型特征,就是充分利用海外资源进行机会型创业。
91.6%的调研对象表示,来沪创业是为实现理想抱负,81.6%表示是对创业活动充满热情,非单纯为获取收入的生存型创业。其中,曾在海外工作的比例达71.4%;有海外高层职位经历的群体比例达31.2%;拥有海外成功创业经历的占比21.9%。
在沪海归创业者大多通过海外资源建立科技优势、组建创业团队和发展商业人脉。最依赖的海外资源分别是技术资源(51.4%)、人脉资源(54.2%)、团队资源(40.2%)。初始核心团队构成为:海外同事(62.1%)、国内同事(56.5%)、海外同学(52.7%)。
与上海重点产业匹配度高
数据显示,海归创业企业存活能力强,逾六成在1-3年内实现盈利,其中开业一年即盈利的企业有34.2%;开业三年盈利的有23.7%。
90%以上创业领域属于上海主导产业,70%以上为上海重点发展的生物医药、集成电路、人工智能、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六大核心领域。
51.6%的海归企业以上海为起点,以亚洲和全球为目标市场,利用自身的资源和人脉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体现出“从海外学成归来、回国际市场去”的典型特点。
69.5%的海归创业者认为,上海充裕的人力资源优势是他们来沪创业的首要原因。61.6%的海归创业者认为,上海独特的区位优势具有较强的吸引力,反映了上海的开放度和国际化程度。
此外,上海海归创业者对上海的政策满意度达95.6%,最满意的前三项是产业政策、人才政策和金融支持政策。海归创业者对留创园的服务满意度达84.9%,总体满意度较高,他们通过园区和相关网站、熟人及媒体获取大量支持企业发展的有效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