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扬州:“双聘制”促“双进”活动走深走实
来源:江苏工人报 日期:2021-11-24 浏览

  “眼睛要瞄准位置,将砖紧贴标线精准地放上去,用手小心护住砖块边缘,轻压一下,再用铲子轻敲,让砖块和水泥间的空气排出,最后用铲子小心地将边缘多余的水泥铲掉……”这不是施工现场,而是扬州市职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聘请江苏省劳模、江苏扬建集团瓦工师傅孙延宝为学生指导“墙体砌筑”专业课的一个镜头。


  在扬州,像孙延宝这样的劳模工匠被驻扬高等院校和中小学聘请为兼职教授、辅导员的共有30多位。此外,还有300多位大专院校思政老师和科研院所专家教授被扬州市县两级工会聘请为“义工教授”。“双聘制”促进了扬州“劳模工匠进校园、思政教师进企业”活动扎实开展,有声有色。


  为了促进“双进”活动常态化、规范化、制度化,扬州市县两级工会与当地学校、党校和科研院所联手,探索出学校聘请劳模工匠、工会聘请义工教授的“双聘制”工作模式,由市县两级工会聘请高等院校、党校、市委讲师团的教师担任工会“义工教授”,由大中小学聘请劳模工匠担任学校客座教授或辅导员。双方签订协议,分别明确各自的工作职责、教授内容、教授时长和考评标准,以项目化运作的方式,让思政教师和劳模工匠在“双进”时心中有目标、肩上有责任。截至目前,扬州各级工会今年共组织思政教师进企业开设职工大讲堂180多场,职工听众3万余人。同时,组织20多位劳模工匠进校园开设专题培训班,传播劳模精神、传承工匠技艺。


  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吴林斌,早在2010年就加入工会“义工教授”队伍,深入企业宣讲新思想、新理论,讲党史、工运史、革命史、改革开放史,讲优秀传统文化,讲家风家教等,每年宣讲都在30场左右。他还把传统文化与当今行为规范相融合,自编《弟子规与企业文化》一书并印制3万余册,成为企业职工和社区居民必备的“口袋书”。他本人不仅获聘成为江苏省工会“劳模和工匠人才讲师团”成员,还被授予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扬州大学法学院教授孟咸美自2010年加入扬州市总工会“义工教授”志愿者服务队以来,已义务宣讲《劳动合同法》《社会保险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130多场。同时,他把同在扬州大学法学院任教的女儿孟昕引进“义工教授”队伍,父女俩经常结伴到农民工集中的街镇、园区、企业和工地,从劳动合同的风险防范、解除合同的经济补偿、工伤保险等方面进行普法宣讲,提升农民工依法维权意识。


  推行“双聘制”项目化运作、积分式考核,不仅极大地激发了思政教师进企业的热情,也激发了劳模工匠进校园的主动性。目前,扬州大学、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扬州职业大学等多所高校先后聘请了30多位劳模工匠中的技术能手、技能大师担任“产业教授”。这些行业精英的加入,有效推进高校产学研合作,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同时也有助于企业减少二次培训,校企联合科技攻关,帮助企业解决科研实际问题。


  与此同时,近百所中小学聘请劳模担任校外辅导员,组织劳模先进给青年教师、学生宣讲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讲劳动故事、职业精神、成长成才经历等,帮助在校学生提前系好职业生涯的“第一枚扣子”。


  扬州市职业大学还在各学院设立“劳模工作室”,以此为载体邀请和吸引更多的劳动模范、技能大师走进校园、走入课题,担任劳动教育指导老师,传承精谌技艺。作为江苏产业教授的全国劳模张来喜、省劳模时庆梅,不仅在扬州大学等高校设立工作室,而且在高校开设扬州漆器、扬州剪纸、扬州玉雕非遗课程,举办“非遗大讲堂”“非遗微电影”等活动,进一步弘扬、传承非遗文化。他们还把教学点从线下搬到线上,一年来,累计推送各类学习视频100多个,有40多万人次运用手机客户端或网络点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