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江苏的清洁能源企业纷纷“西飞”落户青海,当青海的特色有机农畜产品跨越万水千山走进江苏的超市与餐桌,当青海的美景在江苏被讲述,当江苏的游客跨越千里走上江源河畔……产业发展要素在苏青两地建起的产业协作之桥上流动,且是双向的、高速的,互相成就的。
2023年,在新形势下推动东西部协作,产业协作是关键。怎么协作?江苏“借”给青海什么,才能让青海完成从借力到发力的转变?江苏立足“江苏所能 青海所需”,写出一篇“借”字好文章;青海更是倾尽全力,与江苏一起谱写一段“东成西就”的佳话。
“借”资金 “金牌”产品走远方
清晨,在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市格拉滩,青海晟大生态农牧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蛋鸡养殖场内,一批批新鲜鸡蛋通过完成分捡装托、喷码和装箱运送。一枚枚新鲜鸡蛋,经过清洗、吹干、杀菌等道道关卡,最终被及时运送到终端市场,只需要短短三个小时。
同仁市光热条件较好,发展设施农业得天独厚。加强东西部协作,苏青选择打造特色产业。投入东西部协作资金2000万元,在同仁市保安镇格拉滩建设金黄果蛋禽养殖基地一期项目,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黄南乃至全省首家标准化蛋鸡养殖基地,实现鸡蛋喷码上市,质量可追溯,鸡蛋在黄南州、海东市、西宁市、甘肃省兰州市等地供不应求,并为老百姓提供了“安全、优质、新鲜”的高原有机无污染绿色鸡蛋,年销售额达4000万元。晟大公司负责人陕真博说:“企业发展好了,可以为保安镇东干木村给付土地分红,并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还增加了他们的收入。”
苏青两省重点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围绕基地建设、精深加工、产销衔接、品牌培育等关键环节,大力培育青海本土特色优势产业,助力青海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建设,全力擦亮青海农畜产品绿色有机金字招牌。2023年,江苏在青海玛多、甘德、曲麻莱、称多、治多、泽库等地累计投入协作资金1.1亿元,打造“千头牦牛”“千头藏羊”标准化规模养殖基地;对接江苏农业科研院所,推动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转移转化,持续升级打造青海牦牛、犏牛、奶牛、藏羊、油菜、蔬菜、中草药、蛋鸡等一批特色农产品。
“借”优势 苏企西飞“链”东西
2023年8月1日,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年产5GW 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成功下线。至此,天合光能青海基地从拉晶、切片到电池、组件实现全线贯通。2022年3月,作为省、市重点招商引资项目,天合光能在全省开展光伏全产业链制造项目群建设,项目自2022年7月开工建设以来,累计完成投资过百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销售收入可达千亿级规模,将对青海省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未来,天合光能将把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与青海的资源优势、区位优势充分结合,构建稳定、环保的零碳能源体系。
江苏聚集了一批清洁能源龙头企业,而青海在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的进程中,双方实现了产业协作的“双向奔赴”。
苏青两省坚持以园区共建为突破口,南通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别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南州绿色产业发展园区结对共建。无锡高新技术开发区与青海零碳产业园(海东工业园)结对共建,双方以“双碳”、产业“四地”建设为指引,将在青海率先建成集能源供应、产业发展、碳排放管理于一体的零碳技术集聚区和先行示范区,打造苏青园区共建新典范。
“借”平台 江源美景更“吸粉”
2023年,为助力青海建设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江苏省对口帮扶青海省工作队会同青海省乡村振兴、文旅等部门,联合开展“江苏广播•大美青海生态之旅”活动,规划多条精品旅游线路,组织房车电台在青海12个重要景点直播,通过江苏广播多平台广告推送,组织1600余名江苏听众赴青海深度游,拉动消费近千万元。据江苏省居民出行客流数据统计显示,2023年1至7月,江苏省共有30.13万居民出游青海,同比2022年上升142.35%。
让更多人了解青海,走进大美青海,体验生态之旅。助力青海打造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江苏“借”出的是平台,是创新的文旅推广方式,更是庞大的流量。
在2023年,江苏的土地上充满了大美青海的“迎客曲”。“大美青海·南京西宁文化旅游周”“锡山化隆文化艺术节”“共和高原农特产品、旅游、招商推介会”……广泛举办的推介活动,全方位推介青海文旅资源,助力青海旅游市场复苏,为促进青海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