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位于太行山深处的唐河大峡谷,河流奔涌,清凉惬意;青年民宿内,一席草地上摆着露营桌椅,桃杏满园,诗意盎然……眼前的美丽村落,既是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返乡青年李志林和小伙伴的家,也安放着他们的梦想。
在山西灵丘上沿河、下沿河两村,一帮年轻人的生活和事业在此重叠。而两个村庄精彩蝶变的背后,是一场青年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据了解,灵丘全县水资源储量达2.7亿立方米,占大同市近四分之一。近年来,该县正将生态环境优势转化为对青年的吸引力优势。
过去,唐河大峡谷沿岸的红石塄乡上沿河与下沿河两个村庄各自守着“一亩三分地”靠天吃饭,本地年轻人留不下,更别提外地游客——那时当地压根儿没有“吃旅游饭”的概念。
今年“五一”假期,统筹上沿河、下沿河两村打造的乡村旅游项目“十里沿河休闲小镇”火爆,特别是水上漂流项目路线长、过程刺激,在北方少有,吸引了许多年轻人,最多的一天有4000多名游客体验。
曾经,李志林的身份是游客,被绿水青山吸引而来,于是一见倾心,从城里移居乡间。经营漂流之余,他还会举办线下活动,有美食出炉,也常与邻里分享。
作为大同山水最美、民族文化融合历史悠久的县域之一,灵丘县围绕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正在走出一条“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一二三产联动”的农文旅发展新路,吸引着越来越多像李志林一样的青年。
团灵丘县委书记宋平介绍,灵丘县在人才引进与扶持方面下了许多功夫。一方面积极引导灵丘籍大学生回乡就业创业,开展“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组织大学生到县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实习实践;带领大学生到灵丘经济发展阵地、龙头企业、新型农村社区等参观;还与数十所高校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多次组织专场招聘会、人才政策宣讲等活动。
另一方面着力构建灵丘县创业青年成长体系,通过举办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为创业青年提供创业扶持;开设人才政策、金融理论、电商实操、工商管理等“青创课”;在团中央驻灵丘乡村振兴工作队支持下,为创业项目提供孵化支持,推出贴息贷款政策,为创业青年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我是受益者,和家乡农户合作种番茄的突出感受是,大家都接受过专业的农业培训,从设施到技术都有基础,上手很快。”35岁的“福田喜柿”创始人王森这段时间正在组织合作社的农户采摘有机番茄,发往北京、上海、武汉等地。
“要种出高品质的番茄,关键在于种植管理技术。”2019年年底,王森辞去在大城市的工作,回到灵丘县东福田村,依托当地大棚蔬菜种植基础和有机农业技术支撑,试水有机水果番茄种植。
近年来,他专注番茄种植的差异化发展,经过团中央驻灵丘乡村振兴工作队帮扶牵线,引进新技术,种植的高附加值有机水果番茄口感出众,供不应求。
创业初期,王森资金紧张,工作队助力他解决了大棚过冬棉帘、产品包装设计等所需的部分费用,同时为他对接专家实地指导品种选培、有机肥料购买等工作,并安排他到中国农业大学参加技能培训。
随着种植渐有起色,王森成立了合作社,与他合作的农户分布在3个乡镇的6个村,直接或间接带动就业40多人。
青年返乡背后的逻辑是什么?据了解,去年以来,大同市在新产业、新业态上谋划布局,实施“融入京津冀、打造桥头堡”重大战略。今年以来,大同市全面推进“全省青年发展型县域建设试点”工作,聚焦打造“市级+平城、云冈、灵丘”“1+3”的青年发展集群总目标,为更多青年搭建实干舞台、创造成长空间。在此背景下,灵丘县聚焦科技、能源、文旅、农业4个赛道,变资源禀赋为竞争优势,推窗见绿、出门见景。
在灵丘县农业农村局局长杜志栋看来,随着县域发展,这些在灵丘的年轻人凭借新理念、新技术和新模式,能给传统农业农村带来不可思议的效果。
不久前,第六届“中国创翼”创新创业大赛一个分赛区的绿色经济专项赛在灵丘举办,许多优秀创业项目上台展示。比赛现场,绿色环保车辆、风液电全栈融合等绿色发展先进技术项目登台路演,精彩纷呈。
如今在灵丘,青年就业创业远不限于传统农业。走在美丽宜居的乡村田园中,机车营地、乡村研学游、网红电音节,吸引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参与其中,“大自然工位”的新集群正在显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