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江苏省沭阳县桑墟镇条河村村民任玉吃过早饭,便骑着电动自行车到村口榆叶梅基地上班。前年,她从苏州市返乡后在“家门口”找到了工作,而且收入可观。
作为户籍人口达196万人的人口大县,过去沭阳县倡导劳务输出增收致富,高峰时外出务工人员数量达45万人。近年来,沭阳转变思路,大力实施“归雁工程”,推动产业创业就业联动,成功吸引28.2万人返乡。2023年,沭阳县地区生产总值达1411.67亿元,居“中国县域经济百强”第62位。从“雁南飞”到“凤还巢”,沭阳如何实现从“劳务输出大县”到“返乡经济大县”的华丽蜕变?
在高墟镇,该镇宣传委员李舫拿出一摞小册子,上面记录着各村在外人员情况,包括年龄、现工作(就读)地、家庭情况、联系方式等。
“这是我们按图索骥的‘数据库’,全县各乡镇都有这么一摞,由专职人员定期跟进、动态更新。”李舫介绍,“归雁工程”以重大节庆为媒开展宣传引导活动,指导各乡镇完善在外人员档案归集,呼吁更多人返乡创业就业。
正是在家乡工作人员的跟进、呼吁下,杨自和从山东省济南市一所高校毕业后,选择入职沭阳一家干花加工企业。吸引他返乡就业的原因很多,近年来沭阳花木产业的蓬勃发展就是其中之一。
数据显示,沭阳县花木种植面积达60万亩,进入互联网时代,沭阳花木销售告别“喇叭喊”,实现了“网店卖”“直播带”,去年花木销售额突破300亿元,直播销售额占全国三分之一,花木产业带动35万人创业就业。
与此同时,去年年底从家乡领取的1800元一次性就业补贴也让杨自和备感暖心。据统计,2023年,沭阳县发放各类就业创业补贴约7000万元,帮助1.34万人返乡就业创业,扶持490名大学生成功创业。近三年来,沭阳累计发放创业就业扶持资金2亿元、创业担保贷款8.4亿元,扶持1.3万人自主创业,带动3.8万人就业。
对于普通创业者而言,这些扶持资金帮他们跨过了创业的第一道门槛。据了解,沭阳还创新信用贷款模式,推进“苏岗贷”,不断加大对返乡创业者的支持力度。“回家创业是好的,家乡很多政策管用又优惠。”贤官镇一家企业负责人说,去年,他凭借良好信用,成功申请到15万元信用贷款,解决了办厂的资金难题。
“让外出的人想回来,让回来的人有事做。”正是在这一理念下,沭阳县曾长期设有的劳务输出办公室已被返乡兴业办公室替代,当地还通过组建返乡创业联盟和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创业培训,探索建立“技能银行”等方式,为返乡人员打造15分钟创业就业服务圈。
据介绍,通过企业下单、培训机构出单、劳动者点单、政府买单的“四单”模式,依托淘宝大学、农广校、职业教育、人社部门职业技能培训等载体,近年来,该县已培养8200多名产业带头人、3.3万余名农业经纪人、2.9万余名乡土人才。
留住“归雁”,还需免除他们在生活上的各项后顾之忧。“为了让返乡人员对城乡生活不再有明显落差,在不断优化创业就业环境之外,我们还大力推动城乡公共服务一体化、均衡化,拉近城乡生活差距。”沭阳县相关部门负责人说。
今年39岁的葛志伟,从同济大学毕业后曾在外打拼多年,如今返乡创办了一家智能装备公司。他感慨:“家乡政策好、环境好,我们企业也发展得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