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岁了还能住进这样的新房子,以前哪敢想!”田宗金是合肥仪表厂退休工人,多年来和老伴儿住在55平方米的仪表厂宿舍里。今年4月,宿舍经过改造重建后,田宗金老两口住进了一套三居室的新房,喜上眉梢是对他目前状态的最好形容。
合肥仪表厂宿舍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近2000人居住在平房和砖混楼房夹杂的小区里。“头上是乱如麻的电线,脚下是污水横流的道路,垃圾堆那个臭呀……”小区居民张立煌回忆起昔日场景直摇头。
针对群众的呼声,合肥市包河区芜湖路街道选举成立由11名居民组成的自治小组,通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征迁改造工作得以有序推进,小区也由此成为合肥市首个以“居民自治征迁”方式完成改造的城市老旧小区。今年4月22日,小区500多户居民实现了原地回迁。“分房那天,大家都像过年一样,高兴呀!”田宗金说。
安装了电梯、新修了步道、扩充了车位、完善了生活配套设施……如今,在合肥市包河区,越来越多的老旧小区经过“爆改”,居住体验有了质的提升。
包河区副区长王振宇告诉记者,包河区将城中村改造、危旧房改造工程列为城市建设的“头号工程”、为民办实事的“暖心工程”。截至2023年底,区里已累计完成42个城中村和危旧房改造项目,惠及居民近3万户。
冬日午后,在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唐园北区安置区的广场上,孩子们滑滑梯,做游戏,老人们散步健身,树下闲谈,松弛感满满。
从遍布低矮破旧的土墙泥瓦、窄小杂乱的街巷、市政配套陈旧缺漏的棚户区,到如今紧邻沱河景观带、由9栋住宅楼和配套的4栋商业及一所幼儿园组成的现代居住区,昔日的“黄庄”实现了“大变身”。
“我们在小区建了居民议事亭,学习‘枫桥经验’,运用‘六尺巷’调解法,居民的心声、情绪、矛盾症结,在议事亭内都能得到充分倾听、疏解。”唐园北区物业经理曾淑雅说。
宿州市住房保障管理服务中心主任王玮告诉记者,近5年来,宿州市共建设棚改安置房9万余套,宿州市政府投资建设公租房2.9万套,全部完成分配入住,累计为5.2万户发放公共租赁住房补贴,有效保障了中低收入困难群体的住房需求。
据了解,安徽省正逐步建立省级“三大工程”工作推进机制,明确规划建设保障性住房、稳步推进城中村改造的重点任务和责任分工,形成了省市上下联动、部门共同发力的工作格局,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的住房需求。
安居之后,能让居民安心的关键是“就业”——这个最基本的民生问题。
11月9日下午,亳州市谯城区马元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前人头攒动,一场微型招聘会正在进行。
在活动现场,30家用人单位共带来技术工、质检员、美容师等100多个岗位。记者从社区工作人员处得知,像这样的微型招聘会每周都会举办。
“只要你具备相应技能,都可以来应聘”“我们的福利不仅有五险一金、免费住宿,还有下午茶”……在“安庆就业”的抖音直播间里,实现了“直播带岗”。“我们经常开展‘直播带岗’活动,人社部门负责人、企业HR(人力资源)走进直播间,直面求职者推荐岗位。”安庆市人社局副局长方敏对记者表示。
在马鞍山,技能人才培育有了全新探索——应届大学毕业生也能参评工程类专业技术职称。2021年,马鞍山创新建设产业工程师学院,让高校毕业生带着职称去就业。试点工作启动以来,产业工程师学院共有1478名毕业生经评审认定获得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成为全国首批拥有学历、学位、专业技术职称“三证”的应届毕业生,实现“带着职称去就业”。
在信息化支撑下,安徽省还创新打造“三公里”就业圈,求职者打开“快聘”小程序就能寻找家附近的岗位,助力实现“家门口”就业。仅马鞍山一地,“三公里”就业圈服务平台访问量就超过1500万人次,注册企业1.13万家,实现就业3.53万人。
在“三公里”就业圈建设中,亳州市马元社区探索形成了“线上+线下”的就业服务模式。马元社区党委书记郭侠介绍,社区在线下设置专人接待的就业服务台,定期组织包括招聘会、就业指导在内的现场活动,对重点群体开展上门走访、一对一帮扶。线上则积极利用亳州市“三公里”就业圈信息平台,以及社区公众号、居民微信群等进行就业信息推送和问题解答。
老旧小区每天都在“翻新”、高校毕业生实现净流入、农民工呈持续回流态势、家门口就业提升幸福感……安徽坚持不懈稳就业、促创业、惠民生、保稳定,以一系列创新机制形成强大合力,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的民生之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