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立式查询机屏幕查阅维权案例、微信扫码获取劳动权益维护法律文书、手机在线预约检察官面对面接访……近日,当快递员崔楠走进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检察院门口的工会驿站后,原本只想进门喝口热水的他,被眼前的触摸屏吸引。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用手指探索这面屏幕背后搭载的“智慧维权”服务。
这处工会驿站由鼓楼区总工会和区检察院共同建设,位于鼓楼区凤湖路沿街路面、检察院门口,于2024年9月建成,面积不到5平方米,与江滨公园、酒店住宅毗邻,人流密集。门口工会和检察院的标识格外醒目。崔楠是进站体验维权服务的第187名访问者。
对于工会来说,这个建在检察院门口的工会驿站,门前是往来的快递员、外卖小哥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门后是检察机关依法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治力量,门前的人气与门后的力量通过工会驿站汇合,造就了这里“开门可及、进门可感”的维权温度。
而对于检察院来说,这个兼具歇脚、如厕、饮水纳凉、餐食加热、驱寒避雨、手机充电、维权接访等服务功能的工会驿站,是检察院“柔性维权”的体现。工会驿站面积虽小,却联动了12309检察服务中心的法律维权资源。
福州一家老年综合服务中心的家政护理员刘奇容(化名)和杨进杼(化名)便在这个工会驿站里感受到检察院与工会“叠加的温度”。
2018年,刘奇容进入这家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杨进杼则比她晚一年半入职。入职时服务中心并未与她们签订劳动合同,只是口头约定工资为抽单提成、无底薪。然而,从2022年5月开始,两人就再也没有拿到工资。
“我们家都在农村,没有钱请律师,起诉状也不会写。”回忆起维权经历,刘奇容和杨进杼感叹,在这个建在检察院门口的工会驿站,她们有了坚持维权的底气。
在工会维权律师的帮助下,刘奇容和杨进杼带着服务中心的派单记录以及她们的工资表、收入证明,在工会驿站与检察官面对面,提交了支持追索劳动报酬诉讼请求的申请。区检察院和区总工会联动人大代表、劳动模范组成“益心为公”调查组,一同对这家老年综合服务中心开展走访。调查发现,服务中心不仅未与刘奇容和杨进杼签订劳动合同、拖欠总计3.56万元的工资,而且没有为包括她们在内的家政护理员缴纳医保、社保。随即,区检察院向区法院发出支持起诉的意见书和缓交诉讼费的建议函。不久,刘奇容和杨进杼拿到服务中心欠发2年的工资,区检察院还与区总工会、区民政局签署强化养老机构合法权益保护协作的意见,为辖区内更多和刘奇容、杨进杼一样的家政护理员筑起劳动权益的“守护网”。
鼓楼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春告诉记者,在福建方言中“厝”就是“家”的意思。检察院联合工会打造建在“厝边的工会驿站”,让劳动权益守护传递出“家的温度”。
2024年,福州市总与市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建立职工劳动权益保障协作机制,鼓楼区总工会与区检察院出台“支持起诉+多元解纷”协作意见,建设智慧接访系统及24小时工会驿站,成为鼓楼区“工会+检察院”协同机制的重要发力点。工会驿站投用以来,借助驿站的服务功能和工会组织提供的劳动关系矛盾预警线索,区总工会与区检察院已对劳动者提出的劳动纠纷、劳动人事争议检察监督诉请进行研判21次,开展线上、线下调解16次,助力65名农民工追索劳动报酬、赔偿款等共计140多万元。
鼓楼区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林瑞雨告诉记者,为推动工会劳动法律监督与检察监督双向赋能,区总工会与区检察院还将以辖区内的工会驿站为聚力点,共建厝边的“工会+检察院”维权联络站,共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