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职场动态 > 内容

云南:“百日攻坚行动”启动以来全省已实现转移就业超1150万人
来源:云南日报 日期:2025-02-17 浏览

          去年云南人社部门做了哪些工作?如何提高职业技能培训质效?怎样帮助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2月13日,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党组成员、副厅长胡小兵率队做客“金色热线”,就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解答。

          政策多维发力 为服务发展提供有效支撑

          “2024年,全省人社系统聚力助发展、惠民生、增动能、促和谐,圆满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实现了贡献度、辨识度和满意度的提升。”胡小兵介绍,一是主动融入全省大局,提升了服务发展的贡献度。比如,人社部门先后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攻坚”、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就业等专项行动,精准帮扶重点困难群体,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1.03万人,年度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47.27万人,为经济回升和社会稳定提供了重要支撑。同时,持续加强“两支队伍”建设,全省新增47万人次取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新增16.8万人次取得专业技术职业资格、职称资格,支撑发展作用更加凸显。二是持续深化改革创新,提升了人社工作的辨识度。比如,实施创业云南建设三年行动,试点建设普洱市“创业之城”,建立创业小镇、街区、社区、村落40个,主导设立“云岭创业贷”。聚焦产业发展培育技能人才,主动开展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技能促增收试点,高规格举办全省职业技能大赛,技能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融合更加紧密。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建成6个区域性、产业性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初步建成“四位一体”公共就业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提升了民生保障的满意度。稳妥有序推进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基本养老保险覆盖面达95%,参保结构进一步优化,社保待遇稳步提升。全力维护劳动者权益,创建“无欠薪企业、项目部”37个,推动全省电子劳动合同应用全覆盖,创新农民工工资专用账户“红黄绿”分类动态管理,接续开展整治欠薪问题系列行动,提升争议处理效能。

          提升培训质效 让劳动者高质量充分就业

          目前,我省求职者参与职业技能培训的途径比较广泛,但短期的技能培训只能为求职者提供基本的就业“敲门砖”,其掌握的技能与岗位要求之间,还存在着一定差距。

          云南雷博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张紫薇说,比如,求职者接受的培训是手把焊,但很多企业需要的是会氩弧焊、二保焊的人员,岗位与技能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师资不匹配也是现阶段培训质量不高的原因之一。”昆明市官渡区阳光职业培训学校校长郑颖说,新的工种对师资的要求比较高,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很难找到合适的老师。

          劳动者参与积极性不高、培训覆盖面不广、针对性和有效性不足等问题,也大大制约着我省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开展。

          张紫薇说,很多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开展的培训局限于餐饮、服务,家政和简单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就业面窄导致学员不太愿意学,企业也吸纳不了那么多人。

          对于怎样提升职业技能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职业培训学校、用人单位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对于用人企业来说,15天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昆明市中金科教文卫职业培训学校校长完宏杰建议,职业培训应分阶段进行,求职者在完成初级培训,掌握了基本技能后先就业,在工作中经历了磨合锻炼,再参加技能提升培训,这对劳动者的成长成才更有利。

          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部总监卢林金希望,基于企业的岗位需求,从招聘、培训、就业、技能提升一起统筹,确保求职人员不仅能就业还能获得岗位能力提升。

          当前,云南产业结构加快调整、新兴产业快速增长,这对技能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人社部门将如何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解决“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问题,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呢?

          “提升培训质效,促进就业增收是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也是人社部门的核心任务。”胡小兵坦言,职业技能培训工作中的一些不足应引起全省人社部门的重视。在下一步工作中,一是要建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培训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培训后的就业监测,动态调整培训补贴工种目录,强化培训绩效的评价结果应用,构建“培训+评价+就业+增收”的全链条工作体系。二是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更好承接培训任务,打造一批名校、名师、名专业,发挥企业培养实用人才的主体作用,支持企业建设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技能大师工作室。三是要实施大规模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省级重点统筹高原特色农业、中药材、文旅、养老服务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等产业专项。在此基础上,各州(市)可结合县域经济发展,确定3至5个项目开展培训。四是加强培训机构与企业的合作,组建产教融合技能人才培养共同体,推进以产定训、以企定训、以岗定训,积极促进培训后就业。

          强化精准服务 全力稳住转移就业基本盘

          蛇年春节刚过,劳动力市场就繁忙起来。一边是企业加速复工、用工需求增加,一边是劳动者外出返岗早、求职应聘忙。

          “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对稳定全省就业大局极端重要。”省就业局副局长陈海燕介绍,今年的“百日攻坚行动”启动后,全省各级人社部门抢抓先机、积极行动,有序推进各项工作。一是行动快、措施实。抢抓春节返乡黄金期,坚持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稳岗与扩岗并重,邀请福建、广东、上海等地企业到云南推介岗位、开展招聘,组建251个工作组派出893人,走访省内外企业、座谈慰问务工人员;走访省内外人力资源机构1098家,归集岗位229.93万个;开展招聘活动1760场,全力稳岗扩岗,做好服务。二是联动好,协作深。全省新签订劳务协作协议479份,与东部沿海地区的456家人社部门、732家人力资源公司、3794家用工企业等进行对接,建立岗位推送、交通保障、安全措施、到达进厂的转移就业“全链条”一站式服务,东西部劳务协作进一步拓展深化。三是组织化,输出忙。各地通过整合人力资源机构、劳务经纪人和用人单位力量,为外出务工群众提供“点对点”一站式输送服务,促进农村劳动力早转、快转、多转。截至2月7日,全省实现转移就业1151.6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76.77%。

          陈海燕表示,下一步,人社部门还将集中实施底数摸排、劳务协作、宣传发动、岗位收集等16项专项行动,力争“百日攻坚行动”结束,完成全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0万人以上的目标任务,全力稳住我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基本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