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抱着试试的心态来到零工驿站,很快就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谈及零工驿站的帮助,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兴庆区居民马银珍言辞间满是喜悦。
兴庆区零工驿站成立半年多以来,许多像马银珍这样的求职者,在这里找到了人生的新起点。得益于便捷的就业服务平台,宁夏的灵活就业者在求职过程中享受到了“一站式”的保障与支持。
从前路边站 现在进“驿站”
据了解,在零工驿站建设之前,马路边的劳务市场,曾是灵活就业群体寻找工作的重要渠道之一。然而,这种马路劳务市场不仅带来了城市卫生、公共交通、治安环境及人员安全方面的诸多隐患,还存在着管理不规范、信息不对称等问题。为切实解决这些问题,宁夏人社部门积极行动,采取多项措施,着力打造规范、安全、高效的就业服务平台。
2019年,吴忠市建成一处占地面积12.45亩的零工市场,集求职登记、政策咨询、职业介绍等功能于一体,迈出了当地马路劳务市场向标准化服务转型的坚实一步。在政策支持下,宁夏各地纷纷建起零工市场、零工驿站和“家门口”就业服务站,通过完善硬件设施和服务队伍,为灵活就业者提供更便捷舒适规范的求职服务。
2024年,宁夏在政策层面持续发力,在《稳内拓外促进农村劳动力高质量充分就业专项行动方案》中提出,加强零工市场建设,确保2024年底前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运行1家零工市场。截至2025年5月,宁夏已建成线下零工市场27个、零工驿站53个、“家门口”就业服务站528个。
求职有方向 信息有保障
走进宁夏石嘴山市惠农区银河苑就业创业市场零工驿站,几间光线明亮的房间门口分别标有“用工信息发布室”“候工休息室”和“劳动争议调解室”,房间内设施完备。这里不仅为零工人员提供求职登记、信息发布等基础服务,还提供法律咨询、劳动争议调解等全方位就业支持。
“零工人员来到驿站登记个人专长、期望的工作等信息后,我们会关注用工方与求职方的信息匹配情况,一旦发现合适的,就及时通知求职者,后续也会通过电话、微信等进行回访。”驿站工作人员吴丽娜介绍道,“驿站还为求职者开展了电商、按摩师和电工培训,以帮助他们提升就业能力。”
根据当地灵活就业者的实际需求,分布在宁夏各地的零工驿站等就业服务平台在提供基础服务之余,还推出了各具特色且针对性强的服务内容。
在永宁县利民社区新时代就业创业服务站,帮就业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社区专场招聘会、直播带岗、就业创业政策讲解等。该服务站采取“大数据+铁脚板”模式,依托社区网格员力量,通过入户走访、电话调查等多种形式,基本实现了失业人员家庭情况、就业状况、技术特长、求职愿望、培训需求“五清”,并建立一人一档,实时掌握重点群体的就业需求。
宁夏各地的零工驿站、零工市场及就业服务站,将企业招聘信息进行集中汇总、定期更新,并根据求职者需求和企业用工特点进行精准匹配,为灵活就业者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障。
工作“指尖”寻 择业更多元
在完善零工市场、零工驿站等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宁夏目前正积极推动线下平台的线上转型升级。各平台的线上功能逐渐完善。同时,宁夏依托“宁好就业”移动服务专区,开发“找零工”招聘板块,实现了全区零工岗位信息的省级归集、统一发布,并提供在线匹配对接、应聘报名、结果确认等“一网通办”服务,使择业更加便捷。通过“用工单位介绍+线上答疑+直播选岗”,为劳动者与企业搭建高效沟通的桥梁。
“通过在社区‘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学习与训练,我掌握了钩织技巧,既能照顾家庭,又增添了一份收入!”银川市西夏区农垦建社区居民陆女士高兴地说。
据服务站工作人员介绍,服务站打造了“惠新”妇女手工钩织车间,开设了钩织、手工艺串珠等技能培训课程。截至目前,已带动200余名妇女参与钩织培训,其中50人成为专业“织女”,帮助妇女就业增收约13万元。
如今,零工驿站等平台的建设在保障灵活就业人员就业方面正日益显现出重要作用。据悉,宁夏还将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引入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参与零工市场运营管理,以“政府+市场”联动机制,实现零工服务全天候不打烊。并加快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建立零工群体法律援助和维权“绿色通道”,以更好地帮助零工舒心候工、安心务工、体面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