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暑假,孩子没人带,锁在家里我很不放心,现在工会开了托管班,孩子学画画、听故事,我在车间干活都安心多了!”7月的一天,在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墨方渔具公司,绑钩工王佳佳指着手机里孩子参加托管班的照片,笑得眉眼弯弯。王佳佳有两个孩子,女儿妍妍今年6岁,儿子辰辰今年四岁,因为孩子爸爸在外务工,托管班帮王佳佳解决了既要照顾孩子又想正常工作的大问题。像王佳佳一样的“陪读妈妈”在庄浪县还有很多,她们对于工会开办的托管班格外满意。这份“满意”背后,是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总工会用普法维权、技能加冕、关爱服务“三维赋能”,为全县女职工谱写的“幸福三重奏”。
普法维权:从“不知道”到“我懂法”
“原来哺乳期不能调岗降薪,现在我们签了专项合同,心里更踏实了!”在仁安集团职工之家,女职工李亚亚举着《女职工特殊权益保障专项集体合同》感慨。这份合同,是庄浪县总工会联合34家企业,在“要约季”里逐条敲定的——从“四期保护”到女职工禁忌从事劳动范围,白纸黑字写进了集体合同。
更贴心的是庄浪县总工会联合县妇联精心打造“紫荆有约”普法大家谈线上栏目,深度聚焦《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继承编)等与女职工切身利益相关的法律法规,开展普法访谈9期。在访谈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里的婚姻纠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里的取证技巧被一一解读。在多方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庄浪县越来越多的女职工依法维权意识和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技能加冕:从“流水线”到“领奖台”
“养老护理不只是喂饭擦身,更要读懂老人的眼神。”在庄浪县医院举办的养老护理员大赛上,选手朱晓勃跪在模拟病床前,为“老人”调整靠垫角度,动作轻柔得像在呵护婴儿。“通过参加技能大赛,我清晰地看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会不断精进专业技能,用爱心与匠心服务每一位老人。”赛后,朱晓勃感到收获颇丰。
近年来,庄浪县总工会联合县医院、仁安集团举办养老护理员、应急救护员、育婴员等技能竞赛8场次;在丰农工艺有限公司、墨方渔具公司组织劳动竞赛5场次;携手教育系统开展教师教学技能大赛10场次,累计吸引超过5000人次女职工踊跃参与。一场场的“技能大比武”,让“她力量”在赛场上淬炼成金。
关爱服务:从“菜单式”到“订单式”
“我的收入紧张,对于孩子的需求往往没法满足。这次孩子收到书包、彩笔、文具后非常开心,还用新彩笔画了一幅全家福送我。”马倩笑着说。马倩是天盾保安公司的一名困难女职工,丈夫因腰椎间盘突出不能从事重体力工作,现在在县城内打零工,家中还有高龄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一切开销都来源于马倩的务工收入。庄浪县总工会在今年开展的“六一”特别关爱行动中,为500余名像马倩一样的困难女职工、女农民工及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子女送上“温暖大礼包”,让她们感受到工会组织对“她需求”在细微处的回应。
针对“陪读妈妈”的需求,墨方渔具公司工会在县总工会的指导下推出“弹性上下班”制度,让妈妈们在孩子放学前1小时提前下班。公司还专门腾出一间办公室改成母婴室,冰箱、消毒柜、吸奶器一应俱全。
8家母婴室、3个托管班、500余名困难女职工子女收到“六一”礼物,常态化举办“会聚良缘”女职工主题婚恋交友活动……数据背后,是工会“娘家人”的细腻心思。庄浪县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杨怀鹏表示,庄浪县总工会将继续切实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丰富女职工文化生活,引导全县广大女职工敬业奉献,建功立业,充分发挥女职工队伍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从普法栏目到技能赛场,从母婴室到托管班,庄浪县总工会用“三维赋能”把一个个“她”点亮,最终汇聚成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半边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