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从青海省西宁市民政局了解到,今年以来,西宁市探索建立“青情汇救”救助帮扶服务模式,组建“社会救助专职人员+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联动帮扶队伍300余人,以救助保障对象中“老、小、病、残”特殊困难群体为核心对象,全面摸排服务需求,实现服务对象全量建档、实时更新,需求清单每月动态更新,确保精准施助。
“这么多人帮我过上了安稳的日子,非常感谢大家。”西宁市城西区胜利路街道居民车志明从前独自一人在四川以做零工为生,今年年初返回西宁后陷入无社保卡、无固定住所、无收入来源的困境。胜利路街道办掌握情况后,第一时间启动“青情汇救·聚爱胜利”专项帮扶机制,多部门协同联动对其实施精准救助:民政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为车志明申领700元临时救助金,就业部门对接辖区资源帮助其获得小区安保岗位,司法部门发挥协调职能成功落实临时过渡住房保障……这一系列帮扶举措既解决了车志明的基本生活需求,又为他后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今年以来,西宁市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入专业机构和社工团队,丰富“青情汇救”救助帮扶服务内容和形式,健全“需求采集—服务派单—质量回访”闭环工作链条,采用“定制化+跟踪式”模式,为农民工、低保户等群体提供生活照料类、医疗健康类、心理疏导类、能力提升类、资源链接类服务,做到“一户一策”覆盖率达100%,累计为1.11万人次完成各类服务。
此外,西宁市还统筹引领多方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帮扶,构建“动态监测、需求评估、资源匹配、精准服务、监管有力”的服务类社会救助运行机制。通过建立政府救助与慈善帮扶衔接机制,统筹链接属地社会各类救助资源,构建“党组织+社会力量”服务矩阵,对接基层组织、爱心人士、志愿者、企业、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开展帮办代办、微心愿、节日主题活动、就业帮扶等“微救助+”特色项目,推动救助从“单一帮扶”向“多元服务”升级,让社会救助有力度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