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小力是一名来自江西农村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今年他考取了北京交通大学的“贫困地区定向招生计划”。
“以前我们整个学校一年也就20多个同学上一本,因为国家这个好政策,今年学校有60多个同学考取了一本。”杨小力笑着告诉记者:“整整一个暑假,学校里都喜气洋洋的。”
近日,随着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政策出台,常年在北京市丰台区新发地市场做蔬菜生意的河南师傅刘正强松了一口气。“终于可以不再为孩子升学东奔西跑了。现在的感觉就是安居乐业!”
为了迎接党的十八大,教育部做出一系列实实在在的部署,润物无声地改变着老百姓的生活。
变革
这一切,该从何说起?从什么时候开始,教育在百姓生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上世纪90年代初,20出头的刘正强随着大批务工青年离开家乡,并没有什么特殊的手艺,唯一的想法就是“卖力气,挣钱,回家盖房”。如今,再提起这段往事,刘师傅笑说自己“傻”:“没知识怎么找工作?现在来务工的小伙子都是职业学校毕业的学生,技术好得很,工资高,抢着要。”
教育,正无声无息地改变着什么,在清晨的上课铃声中,在傍晚的每扇门后。
而这润物无声的背后,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2010年3月,长达2.7万字的教育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公之于众,这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改革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当前我国教育面临的重大问题、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问题、老百姓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都力求有所呼应、有所回答。
为了确保教育改革科学推进,国务院首次成立国家教育咨询委员会,首届委员会由64位来自不同领域、不同行业的委员组成,对应教育规划纲要中确定的十大改革任务,分10个组开展工作,负责对国家重大教育改革发展政策进行调研、论证、评估。
在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方面,组建国家教育考试指导委员会,就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等16个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和论证。推进高校录取模式改革,在坚持统一入学考试的基础上,建立健全有利于优秀人才选拔的多元录取机制。
在办学体制改革方面,推动和指导地方探索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民办学校分类管理试点。首次批准5所办学基础较好、社会声誉高的民办高校开展培养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
痛并快乐着
“入园”的困惑、“小升初”的为难,不少家长形容,“教育的过程就是痛并快乐着”。
尽管快乐,却依然有“痛”,就像正在经历的教育改革。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两年了,通过一段数字可以看出教育走过的痕迹,这是“快乐”的方面。
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启动,425项改革试点项目均已制定实施方案;落实4%目标的政策密集出台,土地出让收益中按10%的比例提取教育资金;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全面启动;大学章程建设取得重要进展;17所试点学院启动运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督导评估有关指导意见已经出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进一步完善。
“痛”的方面在哪?教育部部长袁贵仁直言:“随着改革的深入,共识度会越来越低,因为它既涉及观念、体制,也涉及切身利益,因此我们要充分注意到教育改革的艰巨性、复杂性。”
“痛”,却动摇不了变革的决心。
曾经,高考是进入大学的唯一通道,如今,试着进入“多元化”通道。湖南省今年将普通高校招收中职毕业生技能操作考试范围从机械类扩展到电子类、计算机类专业;浙江省改变“一考定终身”的招生考试办法,在全省14所高校推行“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改革。
为了解决“入园难”问题,国务院发布学前教育发展指导意见,各省、区、市积极出台保障学前教育健康发展的制度性文件,重点在经费投入、幼儿园建设、规范管理等方面予以推进。
为了探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北京积极推进社会大课堂资源课程开发,引导学生走进社会大课堂实践场所;甘肃省把学校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开展阳光体育示范校建设,保障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探索建立阳光体育运动长效机制。
公平
教育公平。这是每一个老百姓的朴素希望,也是每一项教育政策的主旨追求。
9月1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对备受关注的“异地高考”政策给出明确规定。
今年4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务院扶贫办五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实施面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通知》,为贫困地区学子打开了一扇希望之窗。
2011年,教育部先后与北京等27个省(市、区)签署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备忘录,提出了各省基本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备忘录的签署,表明中央部门和地方政府协同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决心。
2011年年初,教育部印发《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将“国培计划”的星星之火再次点燃。此后5年间,全国1000多万名教师将接受每人不少于360学时的全员培训,100万名骨干教师将接受国家级培训。
“我有两个男孩,大的上初中,小的刚上小学一年级,都在北京上学,挺好。孩子争气,日子会越来越好的。”刘正强的脸上都是满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