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分站

您现在的位置:高校招聘网 > 新闻资讯 > 特别推荐 > 内容

2014年陕西省大学生初次就业率达88.48%
作者:admin 来源:陕西日报 日期:2014-08-01 浏览

  截至7月中旬,陕西省高校毕业生集中派遣工作全部结束,省教育厅统计显示,全省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88.48%,比去年上升了0.3个百分点,人数比去年增加22869人。研究生、本科生、专科(高职)生初次就业率分别为87.52%、88.93%、88. 14%,圆满完成了省委、省政府确定的初次就业率达到80%以上的目标任务。

  六项措施解三重压力

  2014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毕业生306023名,比去年增加24900人,增幅为8.8%。与去年“最难就业季”相比,今年受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增大和结构性矛盾突出三重压力的影响,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

  省教育厅早安排、早部署,大力开拓就业市场,挖掘用人单位岗位潜力、确保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实现了双提升。

  一是建立健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机制。针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从去年10月开始,省教育厅启动了2014届高校毕业生就业校园招聘活动,今年初,对全省35所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了调研,邀请部分高校、企业负责人进行座谈,及时研判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的形势,有针对性地出台政策措施。

  二是完善高校就业服务平台和体系建设。为2014届高校毕业生举办大型校园招聘会91场,网络招聘会19场,中小型招聘会及宣讲会1.1万余场,提供就业岗位信息60万余个。各高校充分发挥就业服务主渠道作用,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加强和基层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拓宽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三是充分发挥基层就业项目作用,如“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计划”、“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农村基层人才队伍振兴计划”和“县及县以下医疗机构定向招聘医学类本科毕业生计划”等,全年招聘高校毕业生6300人到基层就业。同时,积极落实特岗计划、免费师范生计划、大学生征兵工作等4500多名毕业生。

  四是完善对就业困难毕业生的“一对一”帮扶机制,建立就业困难群体高校毕业生数据库,有针对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岗位推荐、技能培训、经费补贴等,帮助他们在离校前落实就业岗位。各高校积极落实就业见习政策,提供工作岗位安排就业困难的毕业生见习和实习。

  五是推动大学生自主创业,配合有关部门制定了各项创业扶持政策,建立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模拟创业等实践活动。据了解,目前已有95名高校毕业生在离校前实现自主创业,800名高校毕业生正在实施自主创业的准备工作。

  六是提升高校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围绕国家和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建立了人才对接机制,按照《陕西省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预警机制暂行办法》,对不适应市场就业的专业进行了及时调整,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和就业的良性互动。

  就业满意度提高陕籍学生更愿本省就业

  教育厅对今年毕业生就业各项统计分析显示有5个特点,一是到国有企业就业人数占到15.64%,较去年增加22.66%;小型、微型和民营企业仍然是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主渠道,占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1.45%;在机关、事业单位就业占3.3%;在科研、教育、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占11.29%;升学、出国留学占10.01%。毕业生就业整体满意度有较大提高。二是工学类毕业生普遍受到青睐,重点院校的电气、电子、机械、材料、航空宇航制造工程等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5%。三是缺乏行业背景支撑的综合类院校就业率较低。四是从今年开始,教育部在“新职业”网站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检测系统”中增加了“2014届大学生就业去向查询”和“毕业生反馈”栏,毕业生随时可查询自己的就业信息,有效防止了“被就业”现象的发生,就业透明度更高、就业率更加真实。五是由于东西部地区工资差距逐年缩小,在外省生活成本较大等原因,陕西籍毕业生大多倾向于在本省就业,出省就业积极性不高。

  从生源就业情况来看,今年陕西生源207132人,占高校毕业生总数的67.68%;陕西生源已就业184052人,就业率为88.86%。陕西省高校毕业生中,在省内就业的有158540人,占已就业毕业生总数的58.55%,其中陕西籍学生在省内就业占到73.2%。

  教育厅蔡钊利副厅长告诉记者,就业难不代表无业可就,陕西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之所以能提高,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分不开。前期的充分调研和对就业形势的准确预判,促使高校加大了就业引导,使学生有了相对准确的就业预期。

  各高校针对今年毕业生就业情况,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改革,调整学科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健全专业预警、退出和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增强高等教育与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办学,从师资队伍、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支持、校园环境等多方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从源头上促进高校毕业生好就业、快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