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各大高校与国外交流不断增加、学生们眼界日益开阔,中国大学生暑期“工作观”也悄然发生改变。在两个月假期里,找份超市销售员或者兼职家教的工作都已经是“小玩闹”,走出国门、打一份“海外暑期工”的潮流正悄然兴起,成为不少中国大学生们理想的假期安排。
就读于北京物资学院的岑翠仪,是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今年暑假,她如愿以偿地成为北京新东方国际游学营的领队,带领35个中国小朋友开始了为期三周的美国之旅。
谈到自己做新东方国际游学营领队的原因,岑翠仪说,去年学校里就有三名同学参加了这个项目,回来后都觉得收获很多,所以也想去体验一下。要得到这份领队的海外暑期工并不容易,每个人都要经历为期半年的选拔过程,颇为“艰辛”。
但岑翠仪认为,辛苦得到的这三周海外工作经历非常值得:“最重要的不是英语、不是履历,而是在完全陌生的环境中妥善处理突发情况的能力,和一个更坚强、更包容、更有责任感的心。这两样,让我足以受益终身。”
尽管这份国际游学营的领队工作没有任何工资,但岑翠仪笑着告诉笔者:“我在美国的一切花销,包括机票、住宿都不用自己花钱,可以说我不费毫厘就实现了自己到美国的愿望,在带队过程中又提高了自身各方面能力,何乐而不为呢?”
在北京、上海这些高校云集的中国大都市,岑萃仪们并不在少数。近一周来,笔者对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北京交通大学等六所大学的几十名大学生进行采访时发现,几乎每个被采访者都能说出1-2个选择暑期海外打工的同学或好友的例子。而临近暑期之前,申请进入国际大企业的管理类实习培训或国际志愿者项目的信息贴,更是各大高校论坛上最受欢迎的内容之一。仔细阅读这些“招工贴”可以发现,“海外暑期工”的内容可谓千奇百怪:到尼泊尔教英文、到非洲支教、到法国葡萄园当农夫甚至在茫茫大洋上记录观测到的鲸鱼数据……,其中很多工作不但没有收入、还要自己花费交通和住宿费用,但很多收获都不能只靠金钱衡量。
不少接受笔者采访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并不在乎工资多少,到国外工作能够开阔自己的眼界,哪怕没有工资、甚至要花费一定的费用都可以接受。
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程晓棠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如今大学生暑期出国打工“蔚然成风”,主要原因在于出国条件的改善和国际交流渠道的增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到国外参加社会实践是值得肯定的”。
但程晓棠同时表示,中国大学生打“海外暑期工”一定讲究实效性和具体目标,不可盲目跟风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