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档案:
姓名:刘峰
年龄:35岁
创业方向:互联网招聘
站在一群青葱逼人的创业者队伍中,81年的刘峰显得有些高龄了。
鼎创汇园区搞派对活动,刘峰热情地给小伙伴们分蛋糕,“红宝石鲜奶小方,入口即化。”这种喜好口味,透露了他的信息,刘峰是一位上海籍创业者。
不过,他脑子里没有地域之见,他带的创业团队来自五湖四海,均为90后。
10个候选人中做成一个人就算不错了
“为啥会选择创业?”记者问他。
“闲的蛋疼啊。”刘峰哈哈大笑,转而一脸严肃,“你知道吗,HR中有条不成文的看法,一个员工在一家公司就职通常不会超过7年,否则大家会对你‘另眼相看’。”
刘峰熬过了“七年之庠”。此前,他在一家软件外包公司做了11年,做到中层主管,负责公司运营和销售,最多时他管过700多人的团队。“成本越来越高,利润往下降,已达到盈亏平衡点,所有业务都在向印度、马来西亚走,海外业务也没法拓展。”刘峰对行业前景不太看好,“三、五年内看不到太大变化和突破。再说世界很大,我想出来看看。”
2015年,他辞职开始创业。
创业方向定位为招聘。“这和我原本的工作还是有交集的,之前我管的团队很多,其中就有招聘团队。”刘峰觉得这个领域有待改善,也有很多机会和发展潜力。
公司命名为“闪电招”,一开始专打90后群体的主意。“很多公司都需补充新鲜血液,90后已全面踏上工作岗位。”
但他显然没有预估到90后的杀伤力——这个群体的面试违约率竟然达到80%!
“他们违约的理由很‘冠冕堂皇',要么下雨了,要么睡觉睡过头了。”刘峰一脸无奈。
他给记者讲了个面试故事。
“我们有一个客户安排面试,来了个90后小姑娘,看她的履历,有2年左右的时间是空白的,既不工作、也不上学。”
客户有点茫然,这位90后倒也坦诚,“这两年我和同学、朋友到处玩,没去找工作。”
“那为啥现在开始找了?”
“因为我的朋友们都陆续工作了,我没伴了。”
“你对这个岗位感兴趣吗?”
“还好吧,不太了解。”
这个面试显然进行不下去了。客户说,她看来一点不着急,对这个岗位所需要的技能和背景也没做过功课,没有一点职业规划。"
机会太多也是违约率高的另一个因素。刘峰曾模拟面试过一个90后大专生,他有一年客服的经验。“差不多一天之内,他接到了20多个电话,来自不同领域的客服、电话销售之类工作,本来谈得好好的,后来黄了。”
对这个群体来说,只要另一个岗位工资开得高一点、离家近一点,他就可能放弃之前的选择,另择他枝。
“我一开始的想法可能错了。”刘峰给记者算这笔账,做90后这个客户群的服务成本过高,成本和收益的平衡很难达到。“10个候选人中做成一个人就不错了,即使参与面试,表现也不稳定。”
瞄准中高端群体
90后这个圈子不靠谱,刘峰开始转向中高端,有点“猎头”的意味。“走的流程差不多,但沟通的对象层次相对要高,不会再出现之前大面积的违约现象。”
刘峰说,这个群体通常年收入20万元-50万元,信守诺言,面试到达率100%,跳槽频率平均为一、两年。
“闪电招”团队有7个人,除了刘峰是上海人,其余都是外地人,“虽然招上海籍员工可以享受利息优惠等政策,但我们也没刻意去找。”刘峰说,团队氛围很好,除了自己,其他6个人都是90后。
“80后创业成本太大,我曾经尝试说服身边的80后出来创业。他们要么就是求安稳,要么买了房有还贷压力。”
刘峰也有房贷压力,好在他和太太有分工,太太留在职场,他去创业打拼。“我想做出点名堂来,她不支持也得支持。”
转向中高端人群后,行业积累显得很重要。因为在IT行业浸淫多年,刘峰主攻IT运维这块。相比之下,团队里90后的经验、人脉显得局促。“90后的确更自我,但并不影响他们的工作表现,他们很有激情,学东西也有悟性,稍加鼓励,成长都很快。”
如今,刘峰更多地是考虑这个中高端群体的特点,他带团队有针对性地“混圈子”,参加各种行业聚会,扩展人脉,“这个群体对隐私保护要求很高,你需要全面了解你的雇主和候选人,否则很难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