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以上!这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就业指标。
尽管面对重重压力,但面对“稳就业”这一头等大事,上海依然选择迎难而上。自2022年至今,这已经是上海连续三年自我加压,从原先“每年新增就业岗位50万个”变为“55万”了。
负重前行,必须要做出最大努力。上海在突出就业优先导向、着力促进高质量就业方面还有哪些可以提升?为此,劳动报记者在此次上海两会期间采访了多名代表委员,聆听他们给出的真知灼见。
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建就业信息发布一站式平台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超过去年的1158万人,规模增量将再创新高。而上海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呈上升趋势,2024届全市生源总量预计达24万人,同比2023年上升1个百分点。
大学生们,工作好找吗?这也是“稳就业”的一大核心之问。
市政协委员、京东集团副总裁罗耀发指出,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明显并持续,该群体的潜在总量在慢慢增大,这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为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本,需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高校学子就业有点“慢”,自身观念当然得提升转变,但委员们提及,政府部门也可以加强服务促其就业。
“有一位大学生发消息给我,吐槽现在各种求职信息网站太多,信息真假难辨,有时浪费了精力还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有时则错过了岗位失去了机会。”市政协委员,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张宁表示,如果能有一个“一网通”的信息发布平台,那对大学生求职就更加方便了。
对此,罗耀发也提交提案指出,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就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通过学生高频使用的新媒体工具,搭建集岗位发布、政策咨询、简历投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信息化平台。尽快将现有上海全市各层面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合一设置,并推出微信小程序等让更多学生更容易找得到。
做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让求职者能在家门口找到方向
就业服务有没有到位,关键要走到求职者的身边。去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中,就提出要充分挖掘区域就业服务资源,向劳动者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就业服务。过去一年中,上海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使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居民面前。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227个服务站点。各区、街镇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应区域特点的服务品牌,如杨浦区聚焦“小而精”“专而优”的“乐业空间”、虹口区依托辖区邻里社群的就业服务工作站、闵行区嵌入“易就业”智能服务终端和采用片区化管理模式的社区就业服务站等,让各类求职者在家门口找到职业方向。
“15分钟就业服务圈”能否做得更实些?对此,罗耀发委员建议,下一步可以与全市高校携手联动,令就业服务圈与高校无缝衔接。一方面,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认识自我,增强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建议高校做好“定制化”帮扶,建立专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定制化提供政策解读、生涯咨询、岗位推荐等帮扶措施。建议实施大学生实践实习促进行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每年提供一批公益实习岗位,鼓励大学生提早实践实习,积攒更多就业经验。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各街道特色,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小站’。”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方研翔表示,通过这一新型就业服务平台,有就业需求的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切实的帮助,包括获取就业信息、得到职业指导、参与职业体验、走入职场探岗等。
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是新增就业的主体。对此,方研翔指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可以把目光聚焦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那些长期失业的青年等重点群体身上,根据辖区内居民的各项实际需求,与辖区内的各个街道和居委会协同合作,大规模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培训服务,让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就业和创业的需求。
“应从强化政策、转变观念、升级服务、提升技能、拓宽渠道等方面入手,全面助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工作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方研翔说。
深化技能培训提升力度 产教融合助力开启梦想
岗位从何而来?技能提升是重点,身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去年,市人社局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上海将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100家,选树高技能领军人才1000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名;到2025年,本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
这些年来,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持续提升。特别是汽车、新能源、电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企业盈利能力和薪酬待遇提升,大大增强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新制造”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
那么,愿意投身“新制造”的年轻人,“手艺”能达到企业所需吗?
在上海临港,高端产业求才若渴。市政协委员、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韩国华就表示,这些年来,临港新片区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还是人工智能、氢能等前沿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谓前所未有,产业链的集聚愈加强劲有黏性,因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临港新片区的前沿产业的项目累计签约超过了500个,涉及投资额大约为5630亿元,未来前沿产业的发展活力还将进一步显现。同时,临港新片区正在抢抓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着力发展新兴金融、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国际航运等新兴服务业,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广域的职业选择。
“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还是存在着两个瓶颈。”韩国华指出,一方面,技能人才的引进方面,“住”是一个共同问题,租赁房的价格如果补贴不足,那对各类技能人才而言,经济生活压力较大,到临港就业的吸引力就不够强;另一方面,人才技能等级与产业发展能否“水乳交融”,“当前,前沿产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专业技能与产业需求的匹配不到位,造成了结构性的就业难题。”
为此,韩国华建议以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社会新技能的培育、培养、认定、评价等平台搭建及激励政策出台,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在校期间课堂教育、实践教学、实习教学的一体化贯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我们已经向市人社部门提出了14个新技能培训项目的申请,拓展新产业对新技能的培育、认定需求。”韩国华指出,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也在考虑进一步深化和建设与新产业相适配的“升级版”,同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在校大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训,打通认定评价和资质的“双通道”,让毕业生能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的技能证书,“手中有证,就业不慌”。
韩国华表示,当前临港有五所应用技术型大学,每年有数万学子面临就业。为此,也鼓励学校能够在学制、课程方面进行改革,推行“2+2”或“3+1”模式,让学生能够尽早到企业去实习锻炼,掌握实践经验和技能,增进企业与学生的沟通,为“留下来”实现就业铺好路。
韩国华告诉记者,临港新片区是个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是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的宜居宜业新城。未来,临港新片区将会打造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这里成长、成才、成功。
确保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 提升从业人员工作幸福感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沪上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在线新经济等互联网新业态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加速壮大。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约300万人。多样的灵活用工模式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帮助多数企业解决了季节性“用工荒”难题;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自由,提高了收入。
不过,这一庞大群体的权益保障,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市政协委员、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服务部员工张畅敏就指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健全,职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诸多劳动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为此,她也呼吁,将新就业纳入立法内容或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新就业的政策制度,完善新就业形态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将新就业形态用工形式纳入法律规范。
不仅如此,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王厚富等还呼吁,要探索分步推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问题,在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范围的基础上,率先试点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保险制度,并逐步推进其他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市总工会已经推进“工会+人社+法院+司法+检察院+政法委”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解决群体性劳资纠纷和劳动关系风险隐患。但是,持续做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还需各方更加努力。工会、法院、人社、司法等部门要健全劳资纠纷多元处理机制,依法依规提供“零门槛”法律援助;公安、消防等部门要推动外卖快递站点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房管等部门要加大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让居者有其屋;社会各界要给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等、公正的对待。
委员们指出,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大力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用工企业主动承担起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责任。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体现优绩优酬的正向激励规则;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职业教育培训、劳保用品配发、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长效保障工作机制;要依法为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缴费,鼓励和帮助其他劳动者参加相应基本保障。
方研翔代表则指出,未来几年灵活用工市场仍有望保持超20%的年均增速,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面对这一趋势,建议通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人岗匹配平台、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为灵活就业群体拓展就业空间。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前瞻性发力,因城施策、补齐短板,让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在新职业开发、新技能培训等方面强化扶持,打开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前景。
不仅如此,支持文创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发展,完善医疗、教育等行业多点执业新模式,优化灵活就业审批管理服务,降低灵活就业成本。同时,加强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以及自主就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支持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零工市场”从起步到发展 可针对性设置“大龄就业专区”
打的是“零工”,赚的是“梦想”。去年以来,在沪上各区陆续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那就是“零工市场”。资料显示,先是闵行区推出了上海市首个“零工市场”并多次举办零工市场招聘会,同时持续尝试增加相关点位。此后,包括浦东、长宁、黄浦等也在线上线下纷纷打开专门性的零工求职招聘渠道。
闵行区人社局副局长唐治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零工市场在软硬件设施方面还会进一步升级改造。闵行区还将打造一南一北两个乐业空间,南面在大零号湾,北面在虹桥枢纽,而虹桥枢纽的乐业空间将以零工为主打方向。希望通过努力,把零工市场做得更加规范,不光解决就业,还能解决保障,更好地促进零工就业的发展。
看似不起眼的“零工市场”,吸引了很多“打工人”,也成了为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就在今年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从8个方面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其中提到,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定位。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要坚持兜底性,大力挖掘适合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兜底帮扶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
此次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就将目光聚焦到了大龄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保障上。
吴坚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松江“零工早市”做过调查,在此处求职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大龄务工者,“早市”上的工种大多是保洁、绿化、水电工、刷墙工等体力工作,大龄劣势是他们不得不来此处谋生的原因。长久以来,这里的求职者与慕名而来的用工者形成默契,但拖欠工资等现象仍频频发生。
吴坚表示,松江的“零工早市”是一个社会现象,不规范、缺保障的零工劳务市场折射出的是大龄务工人员在沪就业困难,乱象频生的问题。比如:大龄务工人员求职渠道窄。受“数字鸿沟”限制,许多大龄劳动者对于互联网和新科技手段的使用不够熟练,熟人介绍、路边“蹲活”等传统的求职方式仍是他们的求职渠道。在零工劳务市场中,雇佣双方常采用口头约定等非正式用工协议的方式达成雇佣关系。一旦发生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等问题,大龄务工人员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此外,大龄务工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较低,找工作往往只能围着“三保”——保安、保姆、保洁等劳动密集型岗位转,呈现出强就业意愿与低就业质量并存的特点。
对此,吴坚建议,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大龄零工市场”。在已建成的“零工市场”中开设“大龄务工人员专场招聘”或设立招聘专区,鼓励入驻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对发布岗位的企业资质进行甄别,为大龄求职者提供更完善的劳动保障。
充分挖掘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打造规范高效的大龄劳动者就业平台。建议在家政服务、搬家货运、出租车司机、保姆月嫂等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大的行业积极发掘就业岗位,发动企业、个体户入驻,与零工密集型企业进行对接,实时发布岗位、薪资等用工需求。
同时,提升大龄务工者的就业能力。建议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咨询指导服务。在家政服务、园艺养护、护理保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对部分大龄务工者的技能培训,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大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
拓宽大学生就业创业渠道 建就业信息发布一站式平台
今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将超过去年的1158万人,规模增量将再创新高。而上海高校毕业生规模也呈上升趋势,2024届全市生源总量预计达24万人,同比2023年上升1个百分点。
大学生们,工作好找吗?这也是“稳就业”的一大核心之问。
市政协委员、京东集团副总裁罗耀发指出,近年来部分高校毕业生“慢就业”现象明显并持续,该群体的潜在总量在慢慢增大,这将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对上海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更是重中之重,为更好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夯实民生之本,需要多措并举促进高校毕业生多渠道、高质量的充分就业。
高校学子就业有点“慢”,自身观念当然得提升转变,但委员们提及,政府部门也可以加强服务促其就业。
“有一位大学生发消息给我,吐槽现在各种求职信息网站太多,信息真假难辨,有时浪费了精力还未必能找到合适的岗位,有时则错过了岗位失去了机会。”市政协委员,上海百事通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工会主席张宁表示,如果能有一个“一网通”的信息发布平台,那对大学生求职就更加方便了。
对此,罗耀发也提交提案指出,希望能通过“互联网+就业”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就业服务,通过学生高频使用的新媒体工具,搭建集岗位发布、政策咨询、简历投递等功能于一体的一站式信息化平台。尽快将现有上海全市各层面的就业信息化平台合一设置,并推出微信小程序等让更多学生更容易找得到。
做实“15分钟就业服务圈” 让求职者能在家门口找到方向
就业服务有没有到位,关键要走到求职者的身边。去年3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就业促进条例》中,就提出要充分挖掘区域就业服务资源,向劳动者提供便利可及的公共就业服务。过去一年中,上海一项重点工作就是全面推进“15分钟就业服务圈”社区就业服务站点建设,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帮扶,使服务阵地延伸到家门口,将服务队伍沉入网格里,把就业服务及时送到居民面前。
数据显示,目前,上海已初步建成227个服务站点。各区、街镇因地制宜,形成了适应区域特点的服务品牌,如杨浦区聚焦“小而精”“专而优”的“乐业空间”、虹口区依托辖区邻里社群的就业服务工作站、闵行区嵌入“易就业”智能服务终端和采用片区化管理模式的社区就业服务站等,让各类求职者在家门口找到职业方向。
“15分钟就业服务圈”能否做得更实些?对此,罗耀发委员建议,下一步可以与全市高校携手联动,令就业服务圈与高校无缝衔接。一方面,加强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帮扶,引导大学生合理地认识自我,增强困难学生的心理辅导工作。另一方面,建议高校做好“定制化”帮扶,建立专业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定制化提供政策解读、生涯咨询、岗位推荐等帮扶措施。建议实施大学生实践实习促进行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市属国有企事业单位等每年提供一批公益实习岗位,鼓励大学生提早实践实习,积攒更多就业经验。
“我们可以因地制宜,发挥各街道特色,打造‘家门口就业服务小站’。”市人大代表、黄浦区就业促进中心主任方研翔表示,通过这一新型就业服务平台,有就业需求的求职者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切实的帮助,包括获取就业信息、得到职业指导、参与职业体验、走入职场探岗等。
高校毕业生、青年群体是新增就业的主体。对此,方研翔指出,“15分钟就业服务圈”可以把目光聚焦在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以及那些长期失业的青年等重点群体身上,根据辖区内居民的各项实际需求,与辖区内的各个街道和居委会协同合作,大规模地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培训项目,为辖区内的居民提供“一站式”的培训服务,让他们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满足就业和创业的需求。
“应从强化政策、转变观念、升级服务、提升技能、拓宽渠道等方面入手,全面助力推进高校毕业生、失业青年就业工作横向拓展、纵向延伸。”方研翔说。
深化技能培训提升力度 产教融合助力开启梦想
岗位从何而来?技能提升是重点,身有一技之长,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去年,市人社局等23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文件指出,上海将力争在“十四五”时期,建设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100家,选树高技能领军人才1000名,新增高技能人才20万名;到2025年,本市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超过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超过35%。
这些年来,毕业生到制造业就业的意愿持续提升。特别是汽车、新能源、电子通信等一批新兴产业崭露头角,企业盈利能力和薪酬待遇提升,大大增强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新制造”正在成为年轻人的新选择。
那么,愿意投身“新制造”的年轻人,“手艺”能达到企业所需吗?
在上海临港,高端产业求才若渴。市政协委员、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会主席韩国华就表示,这些年来,临港新片区不管是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集成电路还是人工智能、氢能等前沿产业的发展速度可谓前所未有,产业链的集聚愈加强劲有黏性,因而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也是非常迫切的。数据显示,过去四年,临港新片区的前沿产业的项目累计签约超过了500个,涉及投资额大约为5630亿元,未来前沿产业的发展活力还将进一步显现。同时,临港新片区正在抢抓数字经济、服务贸易发展的新机遇,着力发展新兴金融、数字贸易、技术贸易、国际航运等新兴服务业,将为年轻人提供更加丰富、更加多元、更加广域的职业选择。
“技能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还是存在着两个瓶颈。”韩国华指出,一方面,技能人才的引进方面,“住”是一个共同问题,租赁房的价格如果补贴不足,那对各类技能人才而言,经济生活压力较大,到临港就业的吸引力就不够强;另一方面,人才技能等级与产业发展能否“水乳交融”,“当前,前沿产业的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才专业技能与产业需求的匹配不到位,造成了结构性的就业难题。”
为此,韩国华建议以产业发展的岗位需求为导向,加快推进社会新技能的培育、培养、认定、评价等平台搭建及激励政策出台,同时,加强高职院校在校期间课堂教育、实践教学、实习教学的一体化贯通,加大技能培训力度,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我们已经向市人社部门提出了14个新技能培训项目的申请,拓展新产业对新技能的培育、认定需求。”韩国华指出,在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方面,也在考虑进一步深化和建设与新产业相适配的“升级版”,同时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加强在校大学生在技能方面的培训,打通认定评价和资质的“双通道”,让毕业生能够在拿到学历证书的同时,也能获得相关的技能证书,“手中有证,就业不慌”。
韩国华表示,当前临港有五所应用技术型大学,每年有数万学子面临就业。为此,也鼓励学校能够在学制、课程方面进行改革,推行“2+2”或“3+1”模式,让学生能够尽早到企业去实习锻炼,掌握实践经验和技能,增进企业与学生的沟通,为“留下来”实现就业铺好路。
韩国华告诉记者,临港新片区是个年轻的城、年轻人的城,是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的宜居宜业新城。未来,临港新片区将会打造成为“创业者的城,就业者的家”,吸引更多的年轻人来这里成长、成才、成功。
确保灵活就业劳动者权益 提升从业人员工作幸福感
近年来,灵活就业已成为沪上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随着在线新经济等互联网新业态蓬勃发展,灵活就业群体加速壮大。
相关数据显示,上海灵活就业的从业人员规模约300万人。多样的灵活用工模式吸纳了大量劳动力,帮助多数企业解决了季节性“用工荒”难题;同时,也保障了劳动者就业的灵活、自由,提高了收入。
不过,这一庞大群体的权益保障,还没有做到“尽善尽美”。市政协委员、上海燃气市北销售有限公司销售服务部员工张畅敏就指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仍需健全,职业发展需要的公共服务体系亟待完善,诸多劳动保障问题仍未得到妥善解决。
为此,她也呼吁,将新就业纳入立法内容或规划,研究制定促进新就业的政策制度,完善新就业形态管理条例或管理办法,将新就业形态用工形式纳入法律规范。
不仅如此,市政协总工会界别委员王厚富等还呼吁,要探索分步推进解决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社会保险问题,在扩大职业伤害保障范围的基础上,率先试点本市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工伤保险制度,并逐步推进其他社会保险制度。
目前,市总工会已经推进“工会+人社+法院+司法+检察院+政法委”联动工作机制,合力推动解决群体性劳资纠纷和劳动关系风险隐患。但是,持续做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服务保障,还需各方更加努力。工会、法院、人社、司法等部门要健全劳资纠纷多元处理机制,依法依规提供“零门槛”法律援助;公安、消防等部门要推动外卖快递站点提高安全保护意识;房管等部门要加大建设者管理者之家建设,让居者有其屋;社会各界要给予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平等、公正的对待。
委员们指出,政府相关部门要在大力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同时,推动用工企业主动承担起劳动者权益保障方面的责任。企业要按照有关规定开展集体协商,建立健全体现优绩优酬的正向激励规则;要履行社会责任,在职业教育培训、劳保用品配发、安全设施建设等方面,形成长效保障工作机制;要依法为建立劳动关系的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保缴费,鼓励和帮助其他劳动者参加相应基本保障。
方研翔代表则指出,未来几年灵活用工市场仍有望保持超20%的年均增速,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突破万亿。面对这一趋势,建议通过提供公共就业服务、搭建人岗匹配平台、强化人力资源服务,为灵活就业群体拓展就业空间。同时,在政策法规方面前瞻性发力,因城施策、补齐短板,让从事灵活就业的劳动者没有后顾之忧。同时,在新职业开发、新技能培训等方面强化扶持,打开新业态从业人员职业前景。
不仅如此,支持文创经济、网络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发展,完善医疗、教育等行业多点执业新模式,优化灵活就业审批管理服务,降低灵活就业成本。同时,加强支持灵活就业的政策措施、典型做法以及自主就创业和灵活就业的典型事迹的宣传,营造鼓励支持灵活就业的良好氛围。
“零工市场”从起步到发展 可针对性设置“大龄就业专区”
打的是“零工”,赚的是“梦想”。去年以来,在沪上各区陆续出现了一个新鲜事物,那就是“零工市场”。资料显示,先是闵行区推出了上海市首个“零工市场”并多次举办零工市场招聘会,同时持续尝试增加相关点位。此后,包括浦东、长宁、黄浦等也在线上线下纷纷打开专门性的零工求职招聘渠道。
闵行区人社局副局长唐治国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下一阶段零工市场在软硬件设施方面还会进一步升级改造。闵行区还将打造一南一北两个乐业空间,南面在大零号湾,北面在虹桥枢纽,而虹桥枢纽的乐业空间将以零工为主打方向。希望通过努力,把零工市场做得更加规范,不光解决就业,还能解决保障,更好地促进零工就业的发展。
看似不起眼的“零工市场”,吸引了很多“打工人”,也成了为用工主体提供就业服务的重要载体。就在今年1月,人社部发布了《关于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的通知》,要求从8个方面加强零工市场规范化建设。其中提到,规范零工市场服务定位。各地要将零工市场纳入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整体谋划、统筹推进。要坚持兜底性,大力挖掘适合大龄和就业困难劳动者的就业岗位,兜底帮扶劳动者实现就业增收。
此次上海两会上,市人大代表、上海体育大学期刊中心主任吴坚就将目光聚焦到了大龄务工人员的就业服务保障上。
吴坚告诉记者,自己曾在松江“零工早市”做过调查,在此处求职的大多为50岁以上的大龄务工者,“早市”上的工种大多是保洁、绿化、水电工、刷墙工等体力工作,大龄劣势是他们不得不来此处谋生的原因。长久以来,这里的求职者与慕名而来的用工者形成默契,但拖欠工资等现象仍频频发生。
吴坚表示,松江的“零工早市”是一个社会现象,不规范、缺保障的零工劳务市场折射出的是大龄务工人员在沪就业困难,乱象频生的问题。比如:大龄务工人员求职渠道窄。受“数字鸿沟”限制,许多大龄劳动者对于互联网和新科技手段的使用不够熟练,熟人介绍、路边“蹲活”等传统的求职方式仍是他们的求职渠道。在零工劳务市场中,雇佣双方常采用口头约定等非正式用工协议的方式达成雇佣关系。一旦发生拖欠工资、工伤事故等问题,大龄务工人员常常处于弱势地位。
此外,大龄务工人员在人力资源市场中的就业竞争力较低,找工作往往只能围着“三保”——保安、保姆、保洁等劳动密集型岗位转,呈现出强就业意愿与低就业质量并存的特点。
对此,吴坚建议,打造更加规范高效的“大龄零工市场”。在已建成的“零工市场”中开设“大龄务工人员专场招聘”或设立招聘专区,鼓励入驻企业放宽用工年龄限制;对发布岗位的企业资质进行甄别,为大龄求职者提供更完善的劳动保障。
充分挖掘适合大龄劳动者的就业岗位,打造规范高效的大龄劳动者就业平台。建议在家政服务、搬家货运、出租车司机、保姆月嫂等临时性、季节性用工需求大的行业积极发掘就业岗位,发动企业、个体户入驻,与零工密集型企业进行对接,实时发布岗位、薪资等用工需求。
同时,提升大龄务工者的就业能力。建议政府与相关社会组织开展公益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咨询指导服务。在家政服务、园艺养护、护理保洁等重点行业和领域加强对部分大龄务工者的技能培训,打造具有上海特色的大龄职业技能培训品牌。